明天哪個協會需要院士去拍板。
後天又有什麼機構掛牌成立需要院士出麵……
但,這些對許秋來說都根本不存在。
他向來不搭理無關緊要的事情。
也對所謂的人情世故並不感冒。
因而,事實上能牽絆住他的事情幾乎沒有。
甭管什麼委員,就是大夏衛健委主任委員來了,撞上了許秋的手術也得吃閉門羹!
而這,也讓許秋能夠將所有的精力放在手術和科研上麵。
真正純粹地作為一名醫生、一個學者。
事實上,能做到這一點的極少。
爬得越高,受到的限製反而越多。
比如一個普通的小醫生。
即便有編製,去任何地方都很自由,即便是出國,打個申請也就行了。
沒編製的話就更加無拘無束了,甚至都可以隨時跳槽……
但,隨著身份的提高,就完全不一樣了。
到了主任醫師,已經是省內重點關注的珍稀資源。
省內會想儘辦法留住主任醫師,防止高端人才外流。
而再往上,傑青、三大獎得主,以及最終的院士……
到最後這一層,已經是全國都關注了。
而也因此,很多院士往往身不由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即便是許秋的老師鏜院士,縱然是元老,很多時候也不得不去參加一些繁瑣的會議。
但許秋卻是唯一的特例。
他本就是因為極強的技術和不可思議的科研能力走到這一步。
因而,他將這一優勢發揮得淋漓儘致。
除開與技術和科研有關的,一概不搭理。
一以貫之。
於是直到如今,許秋依舊能讓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重要的醫學事業上。
也是在這個時候,多發性硬化新藥的研發,也在迅速推進著。
有了新加入的林根生的幫助,許秋各種想法的實現速度也就更快了,這也進一步加快了新藥的推進。
……
淩晨二點鐘。
研究所內,林根生依舊在流式細胞儀前分析多發性硬化患者的腦脊液樣本。
這是他加入許秋團隊後的工作之一,也是他最擅長的領域。
“還沒睡?”
這時,一個人影出現在門口。
林根生抬頭望去。
正是自己的老友張教授。
“你怎麼來了?”
林根生看了眼,沒怎麼搭理,就繼續埋頭苦乾了。
張教授聳聳肩,道:“巡視的保安大叔說你在偷偷加班,我就來看看了……在你來之前,咱這基本上沒有這麼拚的。”
他們的工作,基本上時間很自由。
而且,有許院士把關,他們熬不熬夜對總進度的推進沒有太大作用。
但,林根生卻依舊仿佛在汪居廷院士門下一般,拚了命地乾活。
“早點回去吧,不然還要多給你發一份加班費……”張教授打著哈欠說道。
然而就在這時候,他的哈欠戛然而止。
因為就在此時,林根生的眸子突然睜大,臉上也充斥著難以掩飾的狂喜!
喜歡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