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算下來,伊安帝國掌握的市場夠大了,除了本土市場加上兔子國市場,還有非洲市場。
因為東南亞處在本國的包圍之中,所以這個市場也是囊中之物。
沒有占領的市場不過是美洲市場和歐洲市場加上南亞少部份市場。
南亞部分可以忽略。
而且因為駐軍古巴和委內瑞拉建交外交關係,等關於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撕開了一個口子。
東歐市場毛熊抓的緊緊的,西歐又被瑞士撕開了一個口子。
雖然歐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隻有六個國家,但這個共同體是鐵定是追隨美國的,還歐洲並非鐵板一塊,還有其它國家的市場可以經營。
畢竟歐盟在當時還沒有擴容,其它國家麵積雖然小,還是有一定自主性。
後來毛熊解體後,德意誌國合並,在內部推行歐盟整合,這才努力做到了發統一聲音。
再到後來,歐盟被鷹國滲透成篩子,變成鷹國附庸,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現在張角讓國內的各個企業協調一致,除了積極推動和南美諸國建立外交打開市場外,更是開出優厚條件,鼓勵各個企業走出去,做大做強。
並且大量采購了南美的諸多農產品,加快加深兩地聯係。
而此時,伊安帝國的機電和工業品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竟爭力,一些低端產業甚至因為利潤不高移動到了兔子國。
中端和高端產品足比西方市場的產品高出一個檔次。
如果西方敢開放市場,伊安帝國的廉價又高質的商品必定會橫掃這些國家。
所以伊安帝國的商品落地南美,在南美掀起了一股旋風。
畢竟,南美根本就沒有像樣的工業產品,也隻有靠農業和礦業賺點錢。
所以雙方不但不會產生直接競爭,而且還有互補關係。
尤其當電腦和手機伴隨著奧運會走向世界各地的視野時,所有人都對這兩款新產品驚呆了。
手機成了世界無數人最想要的產品。
當你不管身在何處,拿起電話和熟悉的人通話時,那感覺太爽了。
就算對伊安帝國再恨之入骨的人,都想要一部手機。
以鷹國和西方為首的世界根本就封不住。
所以本傑明這次來到伊安帝國,就是專門談判通訊準入協議的。
畢竟作為超級強國,如果連非洲都開始使用手機了,但鷹國還在用固定電話通話,手機還是笨重的如磚塊,不但本國人民不答應,就算是鷹國的高層人士也會覺得荒唐。
張角和本傑明談妥兩國通訊協議後,那些歐洲國家見大哥都妥協了,自然也對伊安帝國的通訊企業進行解禁。
很快,伊安帝國的手機和電腦品牌便橫掃了全世界。
因為沒有同類競品競爭,全世界這兩個品牌全被伊安帝國所占據。
而鷹國的蘋果和歐洲的通訊企業還沒發展起來,便紛紛倒閉。
西方世界這才明白,當初對伊安帝國的封鎖是多麼大的一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