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滾蛋,我們已經不需要他們了!”
“合約?還好意思跟我說合約,我找他們是來乾活的,不是來當大爺的!”
“告我們?哈,隨便!我還打算告他們呢,耽誤我的電影拍攝……”
當三天後改造好的動力外骨骼道具送到劇組,並且測試之後,郭導就揚眉吐氣的讓維塔工作室的人滾蛋了。
彆看動力外骨骼道具是委托維塔工作室的人設計製造的,但它們的所有權是劇組的,所以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開始維塔的人還不服氣,結果看到改造後的動力外骨骼影視道具像真的動力外骨骼之後就繃不住了。
拍個電影至於嘛,這不會是找真正負責研究動力外骨骼的研究所借的吧?
不過他們沒機會知道了,郭導已經讓他們滾蛋了。
事實上改造之後的動力外骨骼道具依然是道具,它們有助力,但隻有一點點助力,並不能放大使用者的力量變鋼鐵俠。
好在拍電影夠用了。
另外就是電池消耗很快,時不時要停下來換電池。
但跟之前比已經好了數倍,不會動幾下就損壞,換電池隻需要三十秒。
而且穿脫在幾分鐘之內就能完成,演員們不用再當“掛爐烤鴨”了。
路雲還借鑒了一些真實航天服的技術,在頭盔內部加了簡陋的生命維持係統和通話係統,讓演員們可以順暢的呼吸,不用擔心麵罩起霧和聽不清台詞命令。
其實就是微通風係統。
風扇,路雲加了風扇。
隻是怎麼裝進去讓外形保持不變,還要便宜,也不會吹動演員的頭發,那就需要比較高的工程設計技巧了。
這不巧了嗎,路雲不僅有LV4的航空航天工程技能,裡邊包括了大量的工程設計知識。
他還有未來十年的技術記憶,裡邊有一些未來十年公開展示的動力外骨骼技術,民用的、軍用的、無動力的、有動力的,都有。
哪怕隻是一些視頻展示資料,但路雲結合一下自己lv4的航空航天工程技術就搞定了。
畢竟他隻是在做電影道具,並不是真正的動力外骨骼。
另外就是他那幾個已經成為研究生的同學也很給力。
根據他們的說法,他們隻用了20萬裡的5萬就搞定了一切。
其中買所有改造升級需要的零部件花了3萬多,還有一些是借學校的設備加工出來的。
然後又花1萬找了一些學弟學妹跑腿和幫忙,畢竟兩天時間有點趕。
剩下幾千都是吃飯、跑腿的花銷。
本來他們要給路雲回扣的,但他可看不上那點錢。
最終的結果是所有人都滿意。
哦,除了維塔的人。
其實路雲也不全是為了電影,因為他發現動力外骨骼可以加快火箭製造的速度。
火箭製造需要大量的工程師,而火箭的製造和測試裡有很多神奇的“徒手推火箭”步驟。
火箭各部分組件需要在廠房內進行精確的定位和對接,由於火箭體積龐大且價值昂貴,使用機械設備進行移動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把火箭的箭體放到架子車上,工作人員會采用手動推動的方式以確保火箭的安全和精確定位。
有些大型設備當然需要吊車,但還是需要人手扶持把控進行定位。
而稍微小一些但幾個人又抬不動的零部件用慢悠悠的吊車就比較麻煩了,也耽誤時間,如果工作人員裝備了動力外骨骼就可以輕鬆抬走。
或者之前需要兩人抬或推走的東西一個穿著動力外骨骼的人就可以。
並且在工廠裡乾活不用考慮軍用作戰的續航問題,隻要快速更換電池就行,場地旁邊可以放幾個電池充電櫃,沒電了就換。
不過藍星航天還沒到大批量生產火箭的時候,且路雲也沒把握造出真正優秀的動力外骨骼,等航空航天工程技能提升到lv5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