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而過,林恩在紐約的短暫修整沒持續幾天,便再次登上了他那架波音737400“空中宮殿”。
航程的目的地是洛杉磯,但此行並非為了娛樂或音樂宣傳。
最近幾天,也許是聽說了男朋友不僅僅成了‘國家榜樣’,更是成了家喻戶曉的黃金單身漢和各家豪門的最佳‘金龜婿’人選。
遠在英國拍攝《俠盜王子羅賓漢》的妮可·基德曼幾乎每天都會打來越洋電話,向林恩傾訴思念之情,也抱怨著拍攝的辛苦。
由於劇組邀請了香江的武師團隊來指導動作戲,她飾演的瑪麗安也有幾個需要親自上陣的打鬥鏡頭,因此需要進行係統而艱苦的體能和武術訓練。
電話裡,妮可的聲音帶著撒嬌的意味:“親愛的,你什麼時候能來探班呀?我這裡好累,好想你…而且,你的新專輯不是正在宣傳期嗎?正好可以來英國做做活動嘛!”
林恩耐心地安慰著女友,語氣溫柔卻堅定:“親愛的,再堅持一下。等我忙完手頭最緊急的幾件事,一定飛過去看你。
我和索尼的官司馬上就要進行下一次關鍵開庭了,雖然我不需要親自出庭,但必須留在美國坐鎮,指揮後續的一係列...大行動。”
掛斷與妮可的電話,林恩將目光轉向坐在他對麵,正悠閒品嘗著咖啡的中年男士——拉裡·芬克,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創始人兼ceo。
今天,林恩特地邀請這位華爾街的精英人士一同飛往洛杉磯,目的正是為了拜會另一位大佬——大衛·格芬,共同商討一個驚人的計劃:整體收購哥倫比亞唱片公司。
林恩之前的想法更為激進但也更不切實際:他隻想要哥倫比亞唱片最核心、最值錢的資產——音樂版權庫。
但在與哈維、鮑勃等人深入分析後,他意識到,在有眾多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這種“隻買菁華,不買糟粕”的理想化方案幾乎不存在實現的可能。
整體收購,是唯一可行的路徑。
拉裡·芬克之前趁著索尼股價因中村事件暴跌時,通過貝萊德的基金抄底購入了不少索尼公司的股票。
林恩想起這事,出於對這位合作夥伴的負責,好心提醒道:“拉裡,我建議你...最近先把手裡那部分索尼的股票出清。”
拉裡·芬克聞言,還以為林恩在開玩笑,畢竟貝萊德著名的風險管理係統“阿拉丁”並未發出相關預警。
他笑著打趣道:“怎麼了,ink?我的‘阿拉丁’神燈可沒告訴我索尼要破產啊。”
但當他看到林恩臉上沒有絲毫玩笑之意,反而異常認真時,他才重視起來,身體微微前傾,壓低聲音問道:“ink,你是不是聽到了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內部消息?”
林恩心中暗道,哪有什麼內部消息,不過是自己即將對索尼投下那枚索賠兩億美元的“法律核彈”罷了。
但他不能明說,隻是神秘地笑了笑,隨口敷衍道:“隻是一種預感。很快你就會明白了。等見到大衛·格芬,我們再詳細聊。”
拉裡·芬克看著林恩高深莫測的樣子,瞬間想起了林恩在海灣戰爭期間那種對市場走向近乎野獸般的精準直覺,以及那次直覺為他帶來的天文數字般的回報。
他立刻做出了決定: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抄底的機會市場上有的是,但萬一賠了,那可就是真金白銀的損失。
“好,我信你。”拉裡·芬克點了點頭,“下了飛機我就安排交易員處理掉那部分頭寸。”
機平穩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一行人沒有耽擱,坐上等候的車隊,直奔比佛利山莊。
目的地並非林恩自己的豪宅,而是比佛利山莊乃至整個好萊塢真正的頂級權力象征——華納莊園。
車上,林恩向對好萊塢地產不太熟悉的拉裡·芬克介紹著這個地方:
“這處莊園原來是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創始人之一傑克··華納的產業。占地約9英畝,這不僅僅是一處豪華房產,更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活化石和權力象征。”
他繼續道:“去年,大衛·格芬以4750萬美元的天價從傑克·華納的遺孀手中購得此莊園。這筆交易在當時轟動一時。他買下的不隻是一棟房子,更是買下了好萊塢曆史的一部分,宣告了自己在娛樂業無可爭議的頂尖地位。”
拉裡·芬克看著車窗外逐漸顯現的莊園輪廓,感慨道:“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購入舊好萊塢王朝創始人的故居...這可真是個充滿象征意義的好故事。”
林恩笑了笑,眼神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我更願意把這件事解讀成一個新時代取代舊時代的象征。”
拉裡·芬克好奇地挑眉:“哦?怎麼說?”
林恩解釋道:“這意味著,好萊塢的權力中心已經轉移。現在是經紀人、企業家主導的媒體時代,而製片廠大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他知道這位華爾街精英可能不太理解好萊塢內部權力結構的微妙變化,便進一步舉例說明:
“大衛·格芬的職業生涯始於威廉·莫裡斯經紀公司的郵件收發室。
而如今好萊塢另一位權勢滔天的人物,caa的掌門人邁克爾·奧維茨,也是在那裡起家的。
在80年代,他們和另一位媒體大亨巴裡·迪勒經常混在一起,被圈內人稱為‘殺手蜜蜂’,對好萊塢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現在,奧維茨更是被稱為‘好萊塢最有權勢的人’。”
拉裡·芬克對邁克爾·奧維茨的名字顯然更熟悉,他接口道: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就是在他的精心運作下,索尼才得以在去年以34億美元的天價成功收購了哥倫比亞影業?”
林恩點了點頭,語氣帶著一絲嘲諷和野心:
“沒錯。而我們現在要收購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正是這個由經紀人、企業家和金融資本共同主導的‘新媒體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拉裡,相信我,這家公司所擁有的音樂版權和品牌價值,遠比索尼造的那些隨身聽有價值得多。”
喜歡紐約1990請大家收藏:()紐約199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