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話音,不明所以的工匠,又開始躁動起來,紛紛揮舞手中工具,朝著衙役們逼近。
衙役們立刻緊張起來,握緊手中長槍,嚴陣以待。
雙方劍拔弩張,衝突一觸即發。
陽光灑在對峙的雙方身上,卻無法驅散那緊張到近乎窒息的氣氛。
楊紀心中明白,這背後必定有人蓄意煽動。
楊紀麵色一沉,眼中閃過一絲怒色,大聲喝道:“大膽狂徒!竟敢在本巡按麵前蓄意滋事!來人呐,將這幾個帶頭鬨事的給我拿下!”
早就待命的衙役們,迅速衝向那幾個鬨事之人。
剛才叫囂之人掙紮反抗,卻被衙役眼疾手快一腳踢中手腕,拳頭鬆開,旋即又被另一名衙役掃堂腿絆倒。
未等起身,便被眾人一擁而上用繩索捆牢。
另外幾個煽風點火者也未能幸免,或被長槍逼退,或直接被製服在地。
眨眼間,這幾個帶頭鬨事者便被押到了楊紀麵前。
平日裡橫行慣了的鬨事者,此刻在楊紀威嚴的目光下,竟顯得如此渺小。他們或許未曾想到,這位看似文弱的巡按大人,處理起事情來竟是這般雷厲風行。
楊紀目光冷峻掃視眾人,大聲稱:“念你們被生活所迫,本官一直好言相勸,但今日公然擾衙門秩序,乃是踐踏律法,挑戰朝廷威嚴,王虎之事本官會依法徹查,不容有人渾水摸魚,尋釁滋事,將這幾人送入公堂,等候本官嚴審!”
那幾個領頭的掙紮叫嚷,卻被衙役強行拖走。
他們的身影在衙門的走廊裡逐漸遠去,隻留下一聲聲呼喊回蕩。
在場工匠被這一幕震懾,喧鬨人群瞬間安靜,人人麵露懼色與猶豫,手中工具也不自覺放了下來。
楊紀掃視剩餘工匠,語氣稍緩:“鄉親們,本官理解你們的難處,但解決問題要用正確方式,勿暴力相向,你們推選幾位代表留下詳述情況,本官定全力給滿意答複,其他人先回家安心等消息。”
工匠麵麵相覷,少頃,幾位穩重者從人群走出,互看一眼後,一同向楊紀抱拳行禮,願留作代表。
其餘的工匠們見此情景,也漸漸放下了手中的工具,陸續離開巡按衙門。
隨著人群逐漸散去,巡按衙門終於恢複了平靜。
陽光灑進敞開的縣衙大門,石獅子依舊靜靜地蹲在門前,仿佛適才的衝突從未發生。
巡按府大堂,朱紅色的立柱筆直矗立,“明鏡高懸”牌匾冷光隱隱,默默見證著接下來這場審問。
楊紀端坐在公案後,身後海浪雄鷹屏風與他融為一體。
海浪翻卷的磅礴,雄鷹翱翔的豪邁,與他冷峻威嚴神情相互映襯,更顯他氣宇軒昂,剛正不阿。
楊紀猛地一拍驚堂木,“啪”的一聲脆響,震得空氣都似乎顫抖起來,也打破了凝重的局麵。
“你們幾人,如實招來,究竟受何人指使,在此蓄意煽動鬨事?”楊紀厲聲問道。
帶頭的那魁梧鬨事者雖一臉倔強,但此刻也不禁微微顫抖,囁嚅著嘴道:“大人,小人不知您在說什麼,我們隻是為了討回工錢,被逼得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
“哼!還敢狡辯!”楊紀怒目圓睜,大聲嗬斥道:“你們若隻是單純討要工錢,為何在本官好言相勸之時,仍要聽信那煽動之言,再度鬨事?分明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旁邊瘦高的鬨事者額頭滿是冷汗,汗珠順著臉頰滾落,在青石板地麵上砸出小小的水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