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微光灑落在布政司衙門前的青石路上。
一輛朱漆馬車緩緩駛來,車輪碾過石板的聲響驚起幾隻簷下的麻雀。
布政使穀誌誠與按察使易池春聞聲而出,兩人身著官服,衣袂微動,神色恭敬地立於馬車旁。
車簾輕掀,一位須發皆白、步履遲緩的老人走下馬車,正是揚州巡撫蔡和泰。
歲月在他臉上刻下深深的皺紋,卻掩不住他眼神中的精芒。
“下官見過蔡大人。”穀誌誠與易池春齊聲躬身行禮。
“起來吧。”蔡和泰擺擺手。
“謝大人。”
蔡和泰目光掃過二人,隨即問道:“壽禮都準備好了吧?”
“大人請隨下官來。”穀誌誠拱手作請,領頭向前。
一行人步入衙門,穿過長廊,來到院中。
寬敞的庭院內,整齊排列著一排厚重的檀木箱子,箱麵雕刻精美,古樸莊重。
箱子尚未開啟,便已透出幾分富貴之氣。
穀誌誠親手掀開箱蓋,箱中珠寶玉器琳琅滿目,光華流轉,令人目不暇接。
這些珍寶都是賈士欽送過來的,真正的壽禮已在昨夜運出城去了。
蔡和泰多年未曾親自籌備這些了,一切皆交由穀誌誠全權打理。
穀誌誠心中自知,這是為自己鋪路的好時機。
揚州巡撫蔡和泰年事已高,致仕之期迫近,下一任巡撫之位,若無意外,恐怕將由穀誌誠接掌。
否則,他也不會鋌而走險,讓賈士欽去做偷盜稀世珍寶。
除卻幾件進貢聖上的貴重之物,其餘皆送往朝中重臣手中,若能在他們那裡謀得幾分助力,這巡撫之位便十拿九穩。
蔡和泰緩步上前,在穀誌誠的攙扶下,逐一檢視。
待最後一個箱子檢查完畢,蔡和泰露出滿意之色。
為官四十餘年,到了他這個年紀,早已不再追求建功立業,隻求穩中求安,不出差錯。
麵前的幾個箱子中,雖無驚世駭俗之珍,卻也體麵周全,足以應對上意,不致生出波瀾。
“穀大人辛苦了。”蔡和泰微微歎息,感慨道:“這大概,是老夫最後一次為聖上準備壽禮了。”
穀誌誠立刻上前一步,躬身答道:
“大人此言,下官實在不敢當,若非大人英明神武,統籌全局,下官縱有千般巧思,也難以將壽禮辦得如此圓滿。”
易池春亦緊隨其後,雙手抱拳:“蔡大人治下揚州,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壽禮之籌備,更是儘善儘美,實乃天下臣工之楷模。”
蔡和泰微微一笑,“既然都準備妥當了,便將這些珍寶送入裝上馬車,即刻出發,莫要耽擱了時辰。”
“是,下官即刻安排。”穀誌誠躬身應諾。
這時,一個衙役匆匆進來,稟告道:“三位大人,巡按禦史楊大人求見。”
穀誌誠與易池春心中一凜,這小子果然聞著味來了,不過來晚了。
白發、白須的蔡和泰疑惑道:“他來做什麼?”
穀誌誠回道:“下官不知。”
易池春揣著明白裝糊塗,露出一副不知道的表情。
蔡和泰說道:“去把人請進來吧。”
不多時,衙役帶著楊紀來到院中,他的目光掃過在場身穿緋紅官袍的三位大人,隨後落在地上的幾個大箱子上。
來到近前,楊紀躬身行禮道:“下官楊紀,見過蔡大人,穀大人,易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