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毓不假思索地說:“兒子也沒存私房,自然是府上的公賬上取銀子。”
侯老夫人應了一聲,又歎氣:咱們侯府的經濟狀況你是知道的,公賬上已經沒幾兩銀子了。”
陸毓頓了頓說道:“昨天兒子叫人查賬,還有三萬多兩的積蓄。”
侯老夫人見他鐵了心的樣子,隻得問:“你準備花多少?不會三萬兩都用上吧?”
陸毓見老母不痛快,隻得賠笑:“一萬兩就夠了。”
實際上他巴不得再出去借一萬兩,湊夠四萬兩。
但是侯老夫人已經肉疼了。
“你是好日子過慣了,隻顧眼前不顧以後,咱們家都四五個月沒進銀子了,一味地往外花,照這麼下去一兩年後,桌子板凳都得進當鋪!”
陸毓看出老娘舍不得一萬兩,賠笑著說:“兒子當然知道家道艱難,可是咱們畢竟是冠陽侯府,外麵的架子還得撐起來,婇兒可是給你添了三個孫兒,您看在孫兒的份上也不能委屈了婇兒。”
侯老夫人歎息一聲:“難道我不願意風風光光的?罷了,給你七千兩,剩下的三千兩你自己想辦法吧。”
此刻,母子兩個不約而同都想到傅丹君的陪嫁。
侯老夫人希望陸毓那些嫁妝去典當,填補剩下的三千兩。
陸毓除了想到用傅丹君嫁妝填補外,也沒其他辦法。
不過,問題總算解決了。
陸毓又將老娘奉承一回。
眼看老娘臉色恢複,又趁機說:“婇兒過門之後,不妨讓她管家,這樣你和弟妹都輕鬆些。”
侯老夫人早掂量過裴婇當家一事,認為她畢竟小門小戶出身,撐不起來。
現在也不願意掃兒子的興致,順勢往後推脫:先過了門再說吧。”
陸毓並不覺著老娘會反對,畢竟裴婇生育子女三個。
弟妹元氏一個也沒生,又何況是次子之媳。
因此他將老母伺候一頓,滿麵紅光地出來。
恰好元氏過來請安,看見陸毓便施禮:“給大哥請安。”
陸毓也回說句:“弟妹早,老夫人還沒用早膳,快進去吧。”
元氏答應著要走,卻又好奇地問句:“瞧大哥這麼高興的,是遇見喜事了嗎?”
陸毓思量下笑說:“老夫人已經答應,讓婇兒正式過門了。”
元氏心中一驚,麵上卻堆滿笑容:“這可真是大喜事,待我伺候了老夫人早飯,就過去找嫂子,再通知家裡仆人準備起來。”
事實上,元氏內心極度不爽。
裴婇急三火四的過門,無非是惦記著掌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