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和欲望,永遠是對立的。
長長一生之中,總會有一些瞬間,某個欲望直接掀了所有理智的桌,製造出一個個叫「後果」的東西。
自由和從容常常由於不得不為一個個這樣的瞬間「善後」而減少,而喪失。
所以,越重視自由的人,越會時刻保持理性,以及警覺地自製。
當季如的腦海裡出現這個想法時,她意識到了:她的理智在提醒她,越少那樣的瞬間,她就越自由。
她該克製了。
但同時,她的經驗告訴她,當她不得不提醒自己克製時,事情已經到了失控的邊沿。
進退已經懸於一念。
季如並不驚訝於這個瞬間的到來。
在她第一次覺察到楚晗對她的心思時,她就發現了,在她麵前的ab項不是「a=想要」和「b=不想要」,而是「a=想要,但不要」和「b=想要,那就要了」。
也就是說,她從來沒有不想要。
所有的拒絕不過是囿於形勢的理性選擇。
在那之後的八年時間裡,需要季如作出選擇的並非隻有被楚晗打直球的時候。
還有那些知道他決定對她獻身的時候;
那些他為儘快結丹而不舍晝夜修煉的時候;
那些她發現他周密又堅決的時候;
那些他低到了塵埃裡的時候……
楚晗進行了一場長達八年的告白。
在這八年裡,他每一天的告白都是有效的。
它會讓她的天秤從原來的位置一點一點地被撥到另一頭。
八年前,她輕鬆就能決定選a;八年後,她在選a之前已經需要做越多越多的考量。
最終讓她遊移不定。
今夜,從楚晗走進主院的第一秒,季如就知道他來了。
在楚晗開始閉關修煉後沒多久,季如就琢磨出了一個新的防禦陣法。
這個陣中隻要進入了活體,就會自動向陣的操控者報送活體的活動信息。
換句話說,雖然季如看不見用了隱身符的楚晗,但從他進了主院,他的每一個動作季如都知道。
作為一個出色的前導演,季如輕易就在腦海裡構建出了他行動的完整畫麵,還能側寫他的心理活動。
當楚晗情不自禁地想要貼近她時,不僅搖擺了他自己,也讓搖擺了她的天秤。
不,她的天秤已經不在搖擺了。
因為,她明明可以躲開,但她沒有。
她選了b。
從前,讓她堅決選a有兩個原因。
第一、怕親密的關係不方便她自如行動,會影響任務。
第二、怕她的回應會讓他深陷在這段感情中,她的離開會對他構成巨大的傷害。
現在,任務已經到尾聲了,她已經不用擔心任務受到影響了。
而他,無論她回不回應,他都泥足深陷了——兩害相權,根本看不到哪個輕。
那她還有什麼理由不改選b?
當楚晗接近她後又克製地起身退開時,季如心裡隻有一個想法:
「我沒有時間了,你要是還在那挫折中出不來的話,那就換我來主動吧。」
哦,對了,自由和欲望又總是統一的。
欲望是想要,自由是敢要。
它們的共同點是,要。
楚晗撕掉了自己身上的隱身符。
季如坐了起來,抿著唇看他。
他不自覺地回味起剛剛發生的事情。雖然是一觸即分,但修士的感官和記憶力都比普通人要強,他清楚記得那微涼又柔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