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眾人的眼神,劉威銘絲毫不意外。
自己的年輕,幾乎所有團隊一開始都是如此眼神。
至少,眼前運10團隊的骨乾們眼神中隻有疑惑跟不解,沒有質疑。
“諸位,我先不介紹我是誰了,如果大家沒法在接下來合作,我是誰不重要……能合作,知道我是誰更不重要,因為一旦合作,未來幾年,你們都將會失去跟外界的聯係。”
劉威銘站在主席台上,目光掃視了一圈,開口說道。
“不是說讓我們來搞國產大飛機?”
“保密?難道部隊準備搞大型運輸機了?不對啊,連運8都沒生產多少……”
會議室頓時炸了。
劉威銘沒有急著讓現場安靜。
一直等著眾人安靜下來,才開口說道:“運10的問題,大家都知道……”
“運10沒有問題!”
“是麥道為了打進國內市場才使用的手段……”
“再改進一下,運10就能投入市場……”
眾人頓時不樂意了。
在他們眼中,運10的問題都是小問題,隨便改改就可以。
之所以運10下馬,是因為麥道的陰謀。
“嘭嘭嘭~”
劉威銘的巴掌重重地拍在桌上,讓會議室安靜。
“諸位!我們在這裡,不是討論運10的如何下馬以及市場前景的!運10下馬跟麥道的陰謀脫離不了乾係,但是本身的問題,誰都無法否認!連接兩側機翼大梁,受力最大的中央翼盒框梁的問題,需要在這裡探討一番麼?不要說分段鍛造隻是有點超重,結構強度沒問題……”
劉威銘一句話,就讓眾人瞬間啞火。
配套跟不上,運10從70年10月開始設計,到製造的時候花了太長時間,配套依然跟不上。
無奈之下,就隻能先製造出來。
“民航客機首先得考慮安全性能。這裡咱們也不談。邀請大家來,確實是搞大飛機,如果大家認為搞大飛機需要從運10這種110噸級的飛機開始,可以回去了。我們將負擔大家的路費跟時間上的損失。”
“……”
整個會議室都安靜下來了。
眾多技術骨乾你看我,我看你。
最後目光都彙聚到程不時這位副總身上。
“同誌,您有什麼吩咐,能不能先說說?”
程副總也沒想到是這樣的情況。
找他的人根本就沒說啊。
“運9!我需要你們跟172廠的同誌一起合作努力,把運9搞出來。你們主要負責改運9的氣密艙結構……”
劉威銘直接進入正題。
運9的設計方案是完成了的。
二十年的前的設計,已經落後了,製造之前需要改進。
尤其是運9現在不是為了作為運輸機,而是作為預警機的載機平台,氣密艙結構就是必須的。
“啊?”
眾人頓時驚訝了。
運9設計完成就下馬,連樣機都沒有製造。
“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疑惑,涉及保密,這裡也不方便向大家解釋。如果不願意的話,可以退出……”
“我也理解大家的心思。運9沒法跟運10比。但是我可以向大家承諾,隻要運9研製成功,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重啟運10。”
該畫餅的時候,必須得畫。
所有航空領域的科研工作人員,都希望能搞出國產大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