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華
一九七六年,沈陽電力學校在清河電廠開門辦學,全校師生幾乎都來到了清河電廠。劉美華是自743班的學生,他們班也來到了清河電廠。
劉美華的身材高挑修長,就像一株挺拔的白楊,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她的麵龐精致而瓜子形狀,宛如一顆圓潤的瓜子,線條柔和,輪廓分明。她的皮膚白皙如雪,細膩如絲,散發出一種自然的光澤。
她的頭發長長的,編成了一條大長辮子,如同一道烏黑亮麗的瀑布,從頭頂傾瀉而下,垂落在她的雙肩上。這條辮子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擺動,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為她增添了幾分靈動和俏皮。
劉美華的穿著簡約而不失時尚。她身著一件粉紅色的上衣,顏色柔和而溫暖,與她白皙的肌膚相互映襯,更顯嬌美。上衣的剪裁合身,凸顯出她纖細的腰身和修長的身材。下身搭配一條藍色的褲子,顏色清新淡雅,與上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卻又和諧統一。遠遠望去,她的身影就像《紅燈記》中的李鐵梅一樣,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令人難以忘懷。
自743班幾乎都是共青團員,隻有劉美華還不是。作為團總支書記的我,自然而然就要接近她,了解她。
清河電廠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那個時候中蘇兩國的關係還處於相對友好的階段。在這種背景下,清河電廠項目得以立項並開始建設。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蘇之間的政治關係逐漸破裂,但令人欣慰的是,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因此,清河電廠的主要機組和鍋爐仍然由蘇聯提供。
當時,負責該項目設計的單位是東北電力設計院。設計院的專業團隊按照選廠的基本規則,精心挑選了一片平整的地麵作為電廠的選址。經過詳細的規劃和設計,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勾勒出了電廠的藍圖。
一旦設計方案確定,施工單位便迅速進駐施工現場,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土建結構施工。工人們日夜奮戰,將設計圖紙上的線條轉化為現實中的建築。當時,電廠的主要框架已經巍然屹立,展現出宏大的規模和堅實的結構。
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國際形勢如風雲般變幻莫測,各種不確定因素交織在一起,讓人感到不安和緊張。在這樣的背景下,黨中央提出了“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強調要做好應對各種可能情況的準備。
有一天,一位重要的軍代表來到了這裡進行視察工作。他目光銳利,對周圍的環境和設施都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評估。當他走到電廠上方的清河水庫水壩時,他突然停下了腳步,指著水壩若有所思地說道:“如果敵人打過來,炸毀了這個水壩,那麼下麵的電廠豈不是會被淹沒嗎?”
軍代表的這番話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在場的人們都陷入了沉思。畢竟,水壩一旦被炸毀,後果將不堪設想。麵對軍代表的質疑,設計院的工作人員們也感到十分無奈。因為在最初的設計中,並沒有考慮到這種極端情況。
然而,軍代表的意見具有權威性和決定性,他的一句話就如同九鼎之重,讓人無法忽視。設計院的領導們經過深思熟慮後,最終決定重新選址,以確保電廠的安全。
經過一番艱難的選址過程,新的電廠地址被確定在了旁邊的山區裡。這裡地勢較高,相對安全,而且周圍的環境也有利於電廠的建設和運營。於是,一座全新的山洞電廠應運而生,它隱藏在深山之中,仿佛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
自743班任務是去山洞電廠搞熱工設備安裝。清晨,我緊緊跟在劉美華小組的身後,興高采烈地坐上了開往山洞電廠的小火車。
這列火車看上去就像一條長長的鐵龍,蜿蜒著穿過廣袤的大地。它的車身被塗成了軍綠色,這種顏色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使得敵機難以發現它的存在。這是一種專門為軍事運輸設計的偽裝,目的是保護火車和車上的貨物免受敵方攻擊。
走進車廂,你會發現這裡與普通的客車大不相同。車廂裡沒有舒適的座位,隻有一片空曠的空間。乘客們隻能站著,彼此之間緊密地擠在一起。車廂內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壓抑的氛圍,人們都沉默不語,似乎在默默忍受著這段較為漫長的旅程。
火車緩緩地行駛著,兩旁的樹木高聳入雲,茂密的枝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綠色的屏障。這些樹木高大而粗壯,仿佛是這片森林的守護者,讓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神奇。
隨著火車的前行,雲霧開始繚繞在周圍,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層神秘的氛圍。雲霧如薄紗般輕盈,時而聚集在一起,時而又飄散開來,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
在這仙境般的旅途中,人們或低聲交談,或靜靜地欣賞著車外的美景。火車的轟鳴聲和車輪與鐵軌的摩擦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背景音樂,讓人心情有些愉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下了火車,我迫不及待地走向劉美華,滿心期待地問道:“今天我們要做什麼活呢?”她微笑著回答:“今天的任務是安裝一次元件哦。”說完,她轉身走向校表室,領取了幾個一次元件,並小心翼翼地將它們裝進工具袋裡。
一切準備就緒後,劉美華小組邁著輕快的步伐,朝著山洞電廠走去。我跟在他們身後,心中不禁對這個神秘的山洞充滿了好奇。
當我們走進山洞時,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山洞竟然如此之大,仿佛一個巨大的地下宮殿!而且,山洞裡的空間足以讓火車自由穿行,這讓我對它的規模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劉美華小組的工作是負責軟化水車間一次元件的安裝。然而,要到達軟化水車間,還需要在山洞裡走很長一段路。這段路程雖然有些漫長,但我並不覺得無聊,因為沿途的風景讓我大開眼界。
我凝視著劉美華,緩聲問道:“你為何不寫入團申請書?”
劉美華麵色凝重,輕聲回應:“我不會寫。”
“你不要打趣。”
“千真萬確,我家處在農村,自幼輟學,識字不多。”
“你是在鄉青年?”
“正是。”
“‘我申請加入共青團’,這八個字可會書寫?”
劉美華點頭示意會寫。“那你明天便將這八個字的書麵申請交給我。”
“好,我回宿舍馬上就寫,明天交給你。”
第二天,劉美華鄭重其事把入團申請書交給了我。她歪歪扭扭地寫了三行字:
“我誌願加入青年團,要在行動上嚴格要求自己,請團組織考驗我吧。”
看著眼前這張紙,上麵的字跡被塗塗抹抹得幾乎難以辨認,但我還是能勉強看出一些端倪。這些字歪歪扭扭,顯然是在倉促之間寫下的,而且似乎還帶著一些顫抖。
我的內心突然湧起一陣酸楚,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揪住了一般。我知道,劉美華,這個在農村長大的女孩,她聰明、善良,但一直沒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就在她以為她會一輩子在農村勞作的時候,國家出台了招收工農兵學員的政策。這個政策給了像劉美華這樣的工農子弟一個難得的上大學的機會。當她得知這個消息時,眼中閃爍著的渴望和期待。她說,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政策,她根本不可能來沈陽讀書。
如今,看著這張被塗塗抹抹的紙,我仿佛能看到劉美華當時的心情。她一定是既興奮又緊張,在寫下這些字的時候,手都有些不聽使喚了吧。
而我,也為她感到高興。畢竟,這是她改變命運的一次重要機會。
世事總是充滿了變數和無常,讓人難以預料。就在人們毫無防備的時候,一則突如其來的噩耗如晴天霹靂般傳來,令人痛心不已。
原來,劉美華在開原乘坐一輛大卡車返回清河的途中,不幸遭遇了一場可怕的意外。當卡車行駛到某一路段時,路邊的一棵歪脖樹突然出現在視野中,由於車速較快,劉美華個高,頭部被這棵樹狠狠地刮蹭了一下。
這一撞擊對她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傷害,卡車司機見狀,立即將她送往附近的醫院進行緊急救治。然而,儘管醫生們竭儘全力地搶救,最終還是無力回天,劉美華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尚未綻放出最絢爛的光彩,就被這無情的命運之手殘忍地折斷了。她那美麗的容顏和燦爛的笑容,仿佛還在眼前閃現,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喜歡我的人生手帳請大家收藏:()我的人生手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