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清河電廠的煙囪冒著滾滾濃煙,似乎是提前知曉了即將到來的悲痛,在灰暗的天空中勾勒出壓抑的筆觸。我在山上食堂的灶台後麵忙碌,添煤、鼓風、撥火,汗水混著灶灰,糊在臉上。
“老張,你聽說了嗎?”食堂大師傅老李,端著一盆洗好的土豆,聲音有些顫抖,“毛主席他……”話還沒說完,電廠裡的廣播“滋滋啦啦”地響了起來,緊接著,那沉痛肅穆的哀樂如潮水般湧來,瞬間填滿了食堂狹小的空間。
我手裡的鐵鍬“哐當”一聲掉在地上,大腦一片空白,整個人像被釘住了一樣,直直地站在原地。
走出食堂,外麵的世界仿佛被一層陰霾籠罩。山上山下,到處都是佇立的人,沒有言語,隻有低低的啜泣聲在空氣中蔓延。
黨委副書記賈老師就站在食堂前的空地上,身形挺直卻又透著無儘的哀傷,他的目光望向遠方,像是在凝視著偉人離去的背影,久久未曾挪動一步。
我的眼眶也不自覺地濕潤了,腦海中浮現出過去那些毛主席帶領我們奮鬥的畫麵。小時候,在燒鍋大院裡,大家圍坐在一起聽廣播,毛主席的每一句話都像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們貧苦卻充滿希望的生活。
“沒有毛主席,我們可能還是亡國奴!”鄰居於大伯的話,似乎還響在耳邊。
“沒有毛主席,你爺爺被日本鬼子電刑的悲劇還會重演。”我爸爸描述爺爺被擔架抬回家已經奄奄一息的情景,又浮現在腦海裡。
後來我進了城,上了學,當了老師,處處也都能感受到毛澤東思想帶來的力量。如今,毛主席卻離開了我們,一種難以言說的空洞感在心底蔓延開來。
清河鎮設立毛主席紀念堂後,我們臂戴黑紗,排著長長的隊伍前往悼念。陽光灑在黑紗上,泛著清冷的光。隊伍緩緩前行,我的心跳得愈發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曆史與思念的交彙處。
陳明的左臂上戴著一條黑色的紗巾,這條紗巾與其他人的有所不同,它上麵精心繡製著“永遠懷念毛主席”的字樣。這幾個字在黑色的背景下顯得格外醒目,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他對毛主席的深深敬意和無儘懷念。
當我走進紀念堂,看到偉人的遺像時,淚水再次奪眶而出,喉嚨像是被堵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日子在悲痛中緩慢前行,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熬著濃稠的苦藥。很快,就到了九月十八號追悼大會那天。
天還沒亮,我們全體在清河會戰的師生就集合在一起,準備去開原參加追悼大會。
雖然工地已經停工,但食堂的飯還是要做的。我當即決定:“老師傅留下做飯,年輕師傅去參加追悼會。”
隊伍沿著公路步行向開原縣城進發。
我們在清河會戰的青年教師有:陳明、俞蘭、鄭薇、於德勝、李虎和我,他們那時都是班級的班主任,帶領學生奮鬥在安裝工地第一線。隻有我被派到食堂,負責做青年師傅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路上,沒有人說話,隻有整齊而沉重的腳步聲。
此時,俞蘭悄悄走到我身邊,她的眼睛紅腫,輕聲說:“我心裡好難受,感覺像失去了最親的親人。”我看著她,想說些安慰的話,卻發現喉嚨像被堵住,什麼也說不出來。
到達開原縣城時,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我們站在指定的位置,集體默哀。擴音器裡傳來的悼詞,一字一句都像重錘,敲打著我們的心靈。哀樂一遍又一遍地響起,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眼前的一切都變得影影綽綽。
我身旁的陳明,早已泣不成聲,他的肩膀劇烈地顫抖著,雙手緊緊握拳,像是要把內心的悲痛都宣泄出來;
俞蘭則淚流滿麵,她輕輕抽泣著,用手帕不停地擦拭著眼角,可淚水還是止不住地流。
突然聽見有人邊哭邊唱“毛主席啊,您老人家怎麼說走就走了啊!您是我們的大救星,您走了國家怎麼辦啊……。”
回到清河後,大家都沉浸在悲痛的氛圍中,工地的安裝也變得有些沉悶。但日子總要繼續,我們依然努力地在開門辦學中給學生們傳授知識,希望能讓他們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就像毛主席所期望的那樣。
在清河會戰指揮部裡,氣氛莊重而嚴肅。賈老師站在會議室的前方,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仿佛帶著一種使命感。
“同誌們,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黨團書記會議,有著特殊的意義。”賈老師環顧四周,與每一位參會者的目光交彙,繼續說道,“毛主席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毛澤東思想還在,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對毛主席最好的紀念,就是我們要儘快把清河的發電機組安裝好。從今天起全麵複工,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歇,大乾快上,早日發電!”
俞蘭也對團乾部說:“毛主席雖然走了,但他的精神還在,我們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能辜負他老人家的期望。”
會後,賈老師又特彆囑咐我:“食堂要做夜餐,提高飯菜質量。”從那天開始,我不但上白班,還要上夜班,直到累得發起燒來。
俞蘭得知我生病的消息後,心急如焚。她匆匆趕到我的宿舍,手裡提著一籃子新鮮的水果。一進門,她就關切地詢問我的病情,眼中滿是擔憂之色。
我感動地接過水果,看著俞蘭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她不僅帶來了水果,還主動提出替我上夜班,幫我分擔食堂的一些工作。
“你彆累垮了,大家都需要你。”俞蘭溫柔地說道,她的聲音如春風拂麵,讓我感到無比溫暖。
在那些忙碌又疲憊的日子裡,俞蘭的關心就像冬日裡的暖陽,灑在我身上,驅散了我身體的不適和心中的陰霾。她總是默默地為我做著一切,從不抱怨,也不求回報。
每當我感到力不從心時,俞蘭的鼓勵和支持就會浮現在我腦海中,給我力量。她的善良和體貼,讓我在艱難的時刻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
喜歡我的人生手帳請大家收藏:()我的人生手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