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弘曆登基後第二次南巡,單是前往蘇杭便花費了比先前多一倍的時間。
等入住蘇州園林時,已是進入夏季。
“主兒,您真要獨自出去啊?”
換下華麗規製的宮裝,換上舒適漂亮的江南衣衫,淺描淡抹,便飄起江南水鄉的朦朧煙雨。
美人隨意一瞥,渺渺雨絲便消散在灼灼日光之下:“怕什麼,你家娘娘的身手以一敵三四還是沒有問題的。”
春嬋無奈,她不是這個意思啊,隻是怕有人會因為來中傷娘娘而已。
再好的江南景觀,摻了宮闈二字總會多出一絲若有若無的匠氣。
皇帝現在都不知在哪個溫柔鄉中沉醉,太後又不想同她交惡,自然是要在能力範圍內過得舒服一些。
準備好後,嬿婉就迫不及待地帶著瀾翠和王蟾往園子外走去。
這回她一個孩子都沒帶著,公平對待。
“皇貴妃娘娘,請留步。”
嬿婉微微挑眉,轉身道:“李玉公公怎麼來了?”
“皇上吩咐奴才來給您送些東西。”
李玉拿出一件塞的鼓囊的青色荷包遞給嬿婉身後的瀾翠:“裡麵裝了兩千兩銀票,皇上說了,希望皇貴妃玩的開心。”
“那李公公回去後替本宮謝過皇上。聽聞江南街邊偶有說書人,說到精彩之處賓客打賞如雨。”
嬿婉輕撫腰間流蘇:“皇上偏這時送來了荷包,看來今日本宮是能有運氣碰到了。”
李玉麵色有些僵硬:“皇貴妃若是想聽,不如請那說書人進園子來?”可彆去外頭聽那什麼敢說的!
“到底是原汁原味的的。本宮就不耽擱,李公公也趕緊回皇上身邊候著吧。”
李玉趕緊上前,賠笑道:“皇貴妃,皇上擔憂您的安危,還為您安排了輛馬車。”
嗬……嗯?
會是她想的那樣嗎?
等從側門出去後一輛低調簡樸的馬車已停在那兒,站在車邊的那灰衣人不就是她所等待的人嗎。
“見過夫人。請夫人上車。”
嬿婉矜持地點了點頭,轉身同李玉道:“既然有進忠公公陪著,那就讓這車夫回去吧。本宮的人也會趕車。”
李玉自是不敢拒絕,隻要進忠跟著,皇上那兒也過得去。
等放下馬車布簾後,那雙眼眸中的笑意早已四處流淌,像是一股清風吹散了這炎炎夏日。
瀾翠瞧著自家主子的模樣,心中卻生出些心疼的感覺。
實在是這些年來主兒這麼高興的樣子,真是不多;就算是當初晉封皇貴妃時,也沒見主兒這麼高興過。
“主兒,那咱們一會兒先去哪裡?”
嬿婉支著頭思考幾瞬,稍微拔高聲音道:“找一條熱鬨些街道停下。”
“是,夫人。”幾乎同一時間,清晰的聲音便傳入車廂,馬車卻依舊平穩前進。
瀾翠無奈地在心裡歎了口氣。
主兒,咱們就彆笑了。
這樣下去,您不想戴麵紗都不成了。
離開園林後,沒多久就是一條繁華的街道,粗略一掃,幾乎各類商品應有儘有,像極了圓明園的買賣街。
隻是這份喧囂煙火,是再美的景觀都比不上的。
進忠還沒放好車凳,就見馬車裡的人直接跳了下來,嚇得他趕緊伸手扶住。
“夫人小心。”
嬿婉雖已站穩,依舊還是搭了一把:“無事。這裡瞧著還真是熱鬨,你出來時可帶錢了。”
進忠見人站穩後收回手臂,拿出一件天水碧色月華錦荷包,上頭隻繡了幾朵米粒般的小花:“敬請夫人取用。”
嬿婉當然是毫不客氣地拿了過來放進自個兒袖袋中,當然隨之遞來的麵紗也是帶上了的。
瀾翠微不可見的鬆了口氣,撐起傘默默地走在了嬿婉右側,像極了木頭樁子。
落在最後的王蟾則是徹底鬆了口氣,對於瀾翠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其實,或許,算了。
還是讓瀾翠撐著傘吧,指不定這周圍就有其他禦前的人看著呢。
街道兩邊皆是各種小攤,吃食玩用,應有儘有,加上如今聖駕正在周邊園林駐留,原本就繁華的街道更是人潮蜂擁。
或許是天性一朝爆發,很快王蟾懷裡堆滿了大包小包,都是有趣的小玩意。
“夫人,看看咱家的簪子,都是老婆子我親手編的,保準獨一無二。”攤主熱情招呼著這一隊看著就出手大方的貴客。
等上前一看,就發現這位老婆婆賣的簪子都是用各色絲線在木製簪身上纏繞編製,倒也稱得上獨一無二。
“夫人喜歡的可以試試,這些絲線都是用特製的染料染成,不易褪色,也不染臟汙。”待看清那隨從懷中抱著好些小玩意兒,攤主推銷起來也越發賣力。
見嬿婉一出手就是挑了好幾支,攤主心中莫名有些遺憾。
若這是位未出閣的小姐,定然還會有興趣嘗試下自個兒編製,這材料錢一花,屆時她又能多給即將出嫁的女兒加些壓箱底的銀錢。
唉,怎麼就早早嫁人了呢,這皇上不都下旨說要等到十八歲方能成親嘛,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等到該付錢時,攤主心中還是可惜,忍不住提了一嘴自家的編製,但嬿婉的心神已被還沒看過的攤子吸引,婉言拒絕了攤主的熱情。
隻是……
“您是說全都要了?”
見這位不俗的隨侍點了頭,老婆婆趕緊打包攤上的東西,手腳可麻利了。
而進忠往外掏錢的手卻是頓住了。
他今天帶的錢……都給令主兒了。
“忠哥,我這兒還有些銀子。”
進忠向一旁瞧去,是方才回馬車放置東西的王蟾。
“回去加倍給你。”
一枚約莫三兩左右的銀塊被遞給攤主,進忠拎起那一小包東西就向著前頭趕去。
本想說不用客氣的王蟾趕緊閉嘴。
還是算清點兒吧。
逛了大半個時辰後,一行人尋了家有名的酒樓用飯。
進了包間後,夥計麻利地端上茶水小吃:“幾位客人,不知想用些什麼啊?”
“夫人,您想吃些什麼?”三人紛紛看向已倚欄而坐的人。
嬿婉瞧著底下大堂裡落座的說書先生,隨口應了句:“上些你們的特色菜,不用酒。你們這兒今日說什麼書?”
夥計也是混跡民間的人精,立刻報出八菜一湯,兩道點心,光聽名字就覺得有股江南風味,隨後又道。
“這都是先生們自個兒決定,但保管都是先生的拿手活。”
瀾翠拿出一張五十兩的銀票:“我們家主子想聽些當下時新的說書。”
“就要當下江南民間最流行的,不拘於題材。”嬿婉又補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