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禁足一個?”
嬿婉也是樂了,這回她都沒動手呢,又倒下一個。
璟琇氣呼呼道:“額娘,您說這些日來大家都知道皇阿瑪需得靜心養病,可慎嬪卻在這個時候……”
“璟琇。”
嬿婉輕聲開口,言語中卻是不容拒絕的意味:“你皇阿瑪是皇帝,說出口的話便是金口玉言,違抗聖旨輕則殺頭喪命,重則抄家滅族。”
“慎嬪的確有她自己的心思,可你皇阿瑪就真的無辜嗎?”
太後下旨,將慎嬪降位,直接送回去禁足啟祥宮,知道情況的宮人全都被封口,而前朝也沒有人上奏反對,就連慎嬪的兩個弟弟都沒有。
要知道,慎嬪順風順水走到如今,絕大部分都是依賴她阿瑪桂鐸的遺澤;而哪一朝都不缺少以死勸誡的臣子。
所以一切平靜的背後隻有一個原因——
做錯事的,是皇帝;
皇帝做下的,是醜事。
嬿婉不曾遏製兒女對父親的舐犢之情,這是天性,是本能。
無論現在如何,過去的那些美好不會消退。
但她也不會允許這些情感蒙蔽了他們判斷是非的準則。
可以為愛人、親人、友人寬容,但底線不可後撤半分。
“額娘……”
嬿婉低頭逗弄懷中的小兒子,聽到女兒委屈的聲音半抬起眼皮,像是那統領族群的狼王,該教訓時下口毫不留情。
“怎麼不繼續說了?連緗葉都沒跟上你,不知道的還以為宮裡出什麼事了。”
緗葉可是從小就伺候璟琇的宮女,腿腳都練出來了,如今也才三十歲上下,可想而知璟琇跑的有多快。
璟琇委委屈屈地安靜下來,不再說話;而永琛和璟妘對視一眼後,也不敢開口求情。
這件事的確不該鬨大,畢竟璟琇姐姐已經在九州清晏已發過脾氣了。
“從今日開始,你的課業翻上兩倍。”
璟琇心甘情願地應下:“是,額娘。”
她就是太氣了,現在也反應過來了。
見小兒子開始打盹,嬿婉將孩子遞給了乳母:“將十一阿哥抱回去睡吧。”
等乳母走後,嬿婉捏了捏自個兒的肩膀,可算將最後一個哄睡了。
很快捏肩的差事被人接了過去,力道不輕不重,就像畫畫一般,顏料用的恰到好處。
“怎麼,想給你姐姐求情?”
璟妘賣乖道:“姐姐她也是關心則亂,等皇阿瑪知道了也不會生氣的。”
是啊,但那父親的臉麵卻也掛不住了,照著皇帝現在的性情,誰知道腦子一抽又會做出什麼事來。
“永琛,你還打算等一等嗎?”
要是這類似的事再發生一次,嬿婉想想都覺得煩心。
正安靜沉穩的永琛忽然被提問,卻也沒有慌張:“大哥和三哥那兒不需要兒子插手,他們已自亂陣腳;而六弟那兒,兒子已送去了金庶人的書信。”
金庶人,這個稱呼倒是很久沒有聽過了。
她隻曉得這人還活著,其餘的也沒有多加關心。
從行宮到京城,距離也算不得近,所以這書信何時到手的,又如何讓永珹相信的?
孩子真的長大了。
……
“朕打算減少貿易口岸,留下廣東一處給那些洋人上岸經商。你們幾個覺得如何啊?”弘曆一邊喝著參茶,一邊向站在身前的幾個兒子詢問。
大阿哥搶先站了出去:“皇阿瑪,兒臣認為我大清乃是天朝上國,萬朝來賀也是理所應當,卻那些洋人在我國境內肆無忌憚,縮減通商口岸的確能有力震懾其餘國家。”
三阿哥不甘示弱,說出的話雖不是舌燦蓮花,卻也是極為讚同的。
弘曆麵色不改,既不像滿意,也並非不滿,向著剩下的兩個兒子問道:“你們兩個呢?”
“皇阿瑪,兒臣覺得不應縮減通商口岸,反而應該增設。雖說眼下大清四海升平,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弘曆像是有了幾分興趣:“既如此,怎能讓洋人在我大清之內逗留?”
“洋人來訪,大清自是拿出東道主的姿態麵對;但不能以偏概全,隻聽一麵之詞。此外,兒臣還認為未來應組織一支朝廷自己的艦隊,去遠洋探聽真假。”
此言一出,大阿哥和三阿哥可是站在了同一戰線上。
他們除了把對方當對手,能被看進眼中的就隻有永琛了,而永珹這個病秧子根本沒被他們放在眼裡。
眼看皇阿瑪的病況不見好轉,能多踩對方一腳是一腳,指不定這一下就把敵人徹底踩下去了。
但沒吵幾句,弘曆便開口叫停了:“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今日就先論到這,朕還有政事需得處置,各自回去吧。”
眾阿哥:“兒臣告退。”
出了九州清晏後四人沒走多遠便各自散開,永琛同兩位兄長告彆後向著後宮的方向走了幾步後停下腳步。
“我打算去永壽宮同額娘請安,六弟這是要?”
永珹輕咳幾聲:“五哥,我打算去一趟壽康宮。”
永珹的胞弟永璿從生下來後便送到了壽康宮交由太妃們撫養,到了年齡後也去了擷芳殿起居,閒暇時常去壽康宮探望幾位太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久而久之的,永珹也成了壽康宮的常客。
兩人的生母獲罪被廢,但弘曆或許是憐惜吧。
因病弱而無緣大位,反倒是讓他多了幾父子溫情,對於永珹的一些個行為都抱以寬容的態度。
話說到這了,那就一塊走吧。
一路上兩人都是默默無言,快要分道揚鑣時永珹驀然開口:“五哥,你可聽說近來邊境雪災一事?”
“聽聞來京敘職的兆惠將軍已快馬趕回,當地也有大清駐兵,應當能減少人員傷亡。”
永珹垂下頭,看不清臉上是何表情低:“他們是外族。”
那又如何。
大清創立之初便是滿族與蒙古相互扶持,如今也是大力推行漢家文化,若真要分個裡外,也不知大清還是否存在了。
生活在大清領土上,遵紀守法,繳稅生活,怎麼不是他們大清子民呢。
可這些話永琛都未曾說出口,繞開這個話題道:“六弟,邊境不容有失。好了,永壽宮快到了,為兄就先走一步。”
“五哥慢走。”
剛一到永壽宮,永琛便被三個小肉團撲了個正著。
一連串的哥哥在耳邊喚著,永琛先應那個都能惹了另外兩個不高興,乾脆一並都抱起來顛了顛:“額娘呢?”
雖然少年的胸膛並不寬闊,可有力的臂膀將永璐三個摟在一處,讓三個小家夥高興極了。
“額娘,用早膳。”
“對,香,好吃的。”
被兩個哥哥搶了先的永璘立刻搜刮著已掌握的詞彙:“不讓永璘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