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時三刻。
春嬋和瀾翠將燈盞中的蠟油清掉,撥了撥燈芯,殿中也亮了些。
“娘娘,您真不歇息了?”
嬿婉盯著兩手間這纏成亂麻的絲線,連根能解開的線頭都沒有,她做到這一步也算是她厲害了。
“你們累了就去歇息吧,我這兒不用人伺候。”
春嬋和瀾翠都搖了搖頭,各尋了個坐墊坐在床榻旁守著。
見此狀,嬿婉也不再趕人,一點點捋開手中線團,試圖尋找一個突破口:“春嬋,瀾翠,將來不必困於皇宮時,你們想去做什麼?”
過了這些年,春嬋這些人也是了解些自家主子的行事作風,所以沒有人表現出驚異不解。
嬿婉摸到一丁點兒線頭,將其扯了出來:“沒想過嗎?今夜無事,咱們一道來想想。”
春嬋和瀾翠不得不苦思冥想起來。
離開皇宮嗎?
她們的大半生都在宮裡度過,身心也像是植物一般在這裡生根發芽,即便這裡的環境……
“那娘娘想去做什麼?”春嬋感覺像是回到許多年前的那個冬夜,她們還都是四執庫的小宮女,每日都隻期盼著攢夠銀兩好換個地方當差。
當初的嬿婉同她說的話,她至今仍覺得縈繞耳邊。
線團漸漸開始變小,乖順纏繞在嬿婉手上的絲線也越來越多。
“我啊,當然是銀錢、美人、去四方嘍。”嬿婉說的漫不經心,可是那雙眼眸卻是那樣的璀璨。
永琛那孩子天資聰慧,有著征戰四方的豪情,又從小聽著她編造出來各式各樣的遠航故事長大,將來定然會出海探查。
但她可不會等,霍棋那兒的船隊已經成熟,玉氏那邊她也得親自去一趟:還有寒部,這個重要節點好不容易弄到手,怎麼能浪費了。
仔細算算,好充足的退休生活啊
這一世,皇帝都跟那些大洋彼岸的掌權者以書信往來,可仍不滅閉關之心。
既然如此,她一定要親自去瞧瞧,等路過時就將那些野欲貪婪都扔到皇帝墳頭去,讓他死了都不得安寧。
“那奴婢就一直陪著主兒。”春嬋和瀾翠幾乎異口同聲道。
“我們兩個宮外早就沒了惦念的人,主兒您要是再把我們兩個拋下,我們可就真沒地方能去了。”
線團總算完整地拆開,嬿婉動作謹慎地將幾根紅線編織在一塊兒。
成功編好第一段後嬿婉心中小小地鬆了口氣:“難道是我這些年給你們的安全感不夠?唉,真是傷心啊。”
春嬋和瀾翠都忍不住笑了,很快主仆三人鬨作一團。
隨著時間逐漸流逝,春嬋和瀾翠裹著毯子沉沉睡去,而嬿婉手中編織的紅線也初見模樣。
一枚圓潤的平安扣被墜在手鏈首尾之處,從而構成一個圓滿的弧度。
雞鳴未響,喪鐘已起,驚醒離人無數。
春嬋與瀾翠被驚醒時,隻見她們娘娘著一身月白色旗裝站在窗前眺望。
“娘娘,這……這是”
“嗯,宮裡又該辦喪事了。”嬿婉揉了揉臉頰,放下時卻還是做不出悲傷模樣,歎了口氣:“春嬋,備帕子。”
“是……是,娘娘。”
好在有些事已形成本能,春嬋很快又變成那個謹慎細心的永壽宮掌事姑姑。
待來到乾清宮時,這裡已站了不少人。
“皇貴妃來了。”
嬿婉福了一禮:“臣妾請太後安。”
太後擺了擺手,直接看向那年邁老臣:“張大人,如今人已到齊,皇帝的遺旨可以念了。”
“是,太後。”
隨後以張廷玉為首的幾位老臣自那“正大光明”牌匾後取下一道聖旨,乃是以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的冊封五阿哥為新帝的旨意。
滿族入關時少不了蒙古相助,天下又是漢人居多,所以清朝的重大旨意都是以這三種文字進行書寫。
想要靠增添幾筆就逆轉乾坤,無稽之談。
“……皇五子永琛聰慧純孝,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以正東宮,重萬年之統,繁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茲命皇太子愛新覺羅·永琛持璽理政,撫軍監國。來日繼承大統,續先祖榮光。”
至此,塵埃落定。
……
“額娘,您路上小心些,有事就給兒子來信。”永琛又覺不夠,補了句:“永璐他們會很想您,我們也會給您去信的。”
寫信總得有個地址,這不就能聯係密切了。
做清爽打扮的嬿婉伸手摸了摸永琛的額頭:“好了,額娘身邊有人照顧;倒是你,不要隻顧朝政,皇後是你自己選的,要好好對她。”
當初弘曆崩逝,永琛登基後為表孝心應是守滿了三年孝期,大臣們望著那虛設的皇後之位抓心撓肝,可也隻能憋著。
太皇太後和太後萬事不管,新帝也隻是看著溫和,實則比起先帝來更殺伐果斷,他們還想多做兩年官呢。
“兒子曉得了。”
該交代的都交代過了,再繼續拉扯下去也沒有意義,日後自有團圓之時。
望著逐漸遠去的馬車,永琛看向身邊的璟妘,心懷甚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璟琇那家夥幾天前就留書出走,說是要闖蕩天下,永琛隻能讓暗衛趕緊追上去,送麵金龍令牌給她。
因為額娘有言在先,永璐幾個讀書有成後才能跟出宮遊曆,這段時間可謂是頭懸梁,錐刺股,哪裡還顧得上他這個皇兄呢。
隻有璟妘,他們家的小棉襖,主動要留下的。
望著感情充沛的皇兄,璟妘熟練地掏出手帕。
陪伴皇兄隻是她計劃中的一環啦。
主要是她決定在五年裡將圓明園中各處景色都落於畫紙之上,如今已過去三年,才畫了一半,根本脫不開身啊。
他們和額娘總是要走向各自的路。
“哥,額娘她很開心。”
永琛想到記憶中一直幫助額娘的那個人,點頭附和:“哥哥知道。哥哥也希望額娘過得快樂。”
所以額娘想做什麼,作為兒子的他都不會阻攔。
江南小鎮。
“這戶新來的人家今日有喜事啊。”
“是啊,瞧這喜綢掛的,一來就辦喜事,說不定就是衝著咱們九長鎮的名頭來的。”
周圍的鎮民也紛紛點頭,就是,他們九長鎮可是好地方,山美水好,還有棵姻緣樹呢。
九長鎮有一個習俗,他們這兒的新婚夫妻在成婚前都會去姻緣樹。
兩人一同將祈福荷包拋擲樹上,若是不落便能長長久久,若是落地,萬不能成婚。
而正在辦喜事的人家的確是喜氣洋洋,宅內的喜綢掛的滿滿登登。
隻是這喜堂上卻有些特殊。
一是無靈位,二是賓客少,三嗎……沒有了。
吉時到,新人至。
“一拜天地。”
天地為證,你我今生再不相離。
“二拜高堂。”
高堂不慈,可自從有了你,這世上就有了真心疼愛我的人。
“夫妻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