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桂花香起,又是一場賞月團圓節。
喜樂氛圍籠罩了偌大的汴京城,卻罩不住越發洶湧的波濤。
本朝以科舉取士,朝廷又重視文臣,每場科舉不知吸引多少目光,牽動多少心思謀算。
宮城中邕王與兗王奪嫡之爭越發火熱,宮城外各家府宅間也是暗潮湧動。
能從萬千學子中脫穎而出進入官場的,就沒有傻子。
兩王相鬥了這麼久,什麼陰謀詭計沒朝對方身上使過,早就成了生死仇敵,他們這些投靠者隻能與其主生死與共。
縱使他們活夠了,可誰沒有個姻親師生,同門好友,一環扣著一環,哪裡有半路下船的可能,不被拉下水便是極好了。
而一向自持中立的盛紘,這幾日上衙時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在他本就是坐冷板凳的,倒是也沒什麼人關注他。
下衙後盛紘便馬不停蹄地歸家,整日裡不是待在前院便是去葳蕤軒歇息,隻怕再過幾日,林棲閣的門朝哪開他都能忘了。
畢竟,他還想著三品榮休呢。
這一日,盛紘下衙歸家,剛換了常服便聽得外頭有人來報,說是四姑娘親自送了蓮子羹過來。
蓮子羹,蓮子心啊。
盛紘那顆塞滿官途家族的心軟上一分,喝到那熟悉的味道時又軟了一分,等離開前院時,這腳就不聽使喚地向著林棲閣走去。
林棲閣雖是離前院最近的院子,但少不得要走上一盞茶的時間。
趁著這個時間,盛紘關懷了墨蘭幾句,念及這個女兒的才情,盛紘又動了讓墨蘭回學堂上課的心思。
因著奪嫡之爭的緣故,盛紘不想淪為他人的墊腳石,越發的愛護起自己的羽毛,所以教授墨蘭與明蘭規矩的孔嬤嬤早在一月前便離開了盛家,歸鄉修養去了。
墨蘭和明蘭一時間沒了去處,而學堂裡的長柏他們科考將近,便沒再回去上課。
這會兒,聽著墨蘭細數她這段時日的讀過的書籍,盛紘的心腸又軟了點兒。
待幾個孩子高中後,莊學究怕是不會再留下來教學,他或許……
“主君安好,四姑娘安好。”
飛走的思緒回歸,盛紘本是無意停留,但礙於他不過四十歲上下,還沒到老糊塗的時候,自是認出眼前的女使是大娘子身邊的得力之人。
見著女使身後跟著的婆子,兩兩一組,足搬了兩口紅木箱子,盛紘少不得問上一句。
“這是做什麼去?”
“回主君,這是五姑娘帶回的書箱,大娘子吩咐我們送到陶然居去。”
……
林棲閣。
聽見屋外傳來腳步聲,林小娘滿眼中的懷戀才升騰到一半兒,見到墨蘭身前空空如也,剛升騰起的情緒散了大半。
“墨兒,你父親呢?”
墨蘭一臉泄氣的坐在飯桌旁:“去葳蕤軒了。”
怎麼會!
這回足足有兩個月了,怎麼著也該夠了!
何況她的長楓即將科舉入仕,念在長楓的份上,主君斷然不會拂了她的情麵。
聽墨兒說小公爺的才學上佳,連莊學究都讚過幾句,此次科考大概率是能中的。
考中後誰還來學堂上課,為了墨兒的前途,她必須得讓墨兒趕緊回私塾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