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縣雖已收複,
可擺在大將軍和小侯爺麵前的難題,卻如一座巍峨大山,橫亙眼前。
紫山縣縣衙大堂內,
一眾將軍、校尉整齊圍立四周,神色肅穆,靜靜等候大將軍發令。
大將軍穩穩端坐主位,目光如炬,依次掃過兩旁身姿筆挺的將領們。
隨後,他緩緩拿起桌上那份沉甸甸的彙總報告,
聲音低沉卻擲地有聲:
“紫山縣如今已在我軍掌控之中,但情況不容樂觀。
據統計,現有的百姓人數,十不存一。
此外,還有眾多逃難的難民,以及藏身山中的災民尚未歸來。
且方圓百裡內,能耕種的土地少之又少。
當下,糧食與民生,成了我們亟需解決的頭等難題。
大家都暢所欲言,說說各自的想法。”
眾將軍聽聞,不禁麵麵相覷。
平日裡,行軍打仗他們衝鋒陷陣,遊刃有餘,
可提及如文官般籌措糧食、發展民生,這可著實讓這群大老粗們犯了難。
他們絞儘腦汁,搜腸刮肚,卻依舊毫無頭緒,
一個個麵露難色,抓耳撓腮。
一旁的小侯爺亦是雙眉緊鎖,頭痛不已。
此前在蒼雲鎮,各項事務在他的打理下井井有條,
可那都是建立在糧草物資充裕的基礎之上。
而如今的紫山縣,
經韃子一番燒殺搶掠、肆意破壞,早已滿目瘡痍,不成樣子。
百姓所剩無幾,物資糧草更是匱乏至極。
雖說成功收複縣城,可如今麵對的卻是這般艱難困境。
目前儲備的糧草,僅夠大軍維持一個月,
這點糧食,對於當下的局麵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
再看紫山縣連同蒼雲鎮等附近收攏的百姓、難民,
人數已達兩萬之多,這兩萬多張嗷嗷待哺的嘴,
每日消耗巨大,入不敷出,實在令人憂心忡忡。
這時,
一位將軍猶豫著開口道:
“大將軍,要不咱們派人去周邊縣城借糧?
興許能解燃眉之急。”
大將軍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
“周邊縣城同樣受災嚴重,自顧不暇,借糧怕是困難重重。”
“......”
眾人又陷入了沉默,氣氛愈發凝重。
縣衙大堂內,燭火搖曳,
光影在眾人身上忽明忽暗地晃動,
將領們或堅毅或焦急的麵容映照得愈發深沉。
大堂外,
夜色如墨,狂風呼嘯著席卷而過,
發出如鬼哭狼嚎般的聲響,仿佛在為這艱難的局勢而哀嚎。
偶爾有幾片枯葉被狂風裹挾著,拍打著緊閉的門窗,
發出“簌簌”的聲響,更添幾分蕭索與凝重。
大將軍神色凝重,目光如炬,緩緩掃視著堂下一眾將領,
“如今紫山縣雖已收複,但邊疆局勢依舊嚴峻,尚有諸多邊城淪陷於韃子之手,
尤其是最西麵那座石山縣城,料想此刻仍被敵軍占據。
我軍下一步之清剿目標,
便是將所有被韃子侵占的邊疆縣城,以及邊境關口,儘數收複回來!”
大將軍話語剛落,
前將軍“唰”地一下挺身而出,
單膝跪地,抱拳朗聲道:
“大將軍,末將願請令帶兵前去收複邊疆縣城以及關口!
末將定當全力以赴,不收複失地,誓不罷休!”
說罷,他目光灼灼,透著一股視死如歸的決絕,
在跳躍的燭火映照下,臉上的剛毅線條愈發清晰。
其餘將軍見狀,如夢初醒,
紛紛反應過來,頓時大堂內一陣騷動。
“大將軍,請派末將前去!”
“末將願效犬馬之勞,定將邊境縣城全部收複,把韃子趕出國境!
若完不成任務,末將提頭來見!”
“大將軍......”
眾將爭先恐後,競相請命,
一時間,整個大堂內請戰之聲此起彼伏。
其中一位後將軍也不甘示弱,剛要開口請令,
卻被身旁一位中軍將領搶白道:
“你靠邊站,你個後將軍,怎敢與我中軍爭這先鋒之位?”
後將軍漲紅了臉,大聲辯解道:
“大將軍,收複這些被韃子占領的小城鎮和縣城,兵貴神速!
末將麾下有一千騎兵,可即刻率部前往,
定能如疾風掃落葉般,將韃子趕往邊界,逐出我大華國境!”
“哼,你才一千騎兵,老子中軍有五千之數,
大將軍,還是讓我去吧!”
“大將軍,讓我去......”
“讓我去......”
“我去......”
“去......去你娘的......”
“你怎可罵人......”
“我罵你怎麼呢......”
“.........”
大將軍看著這群平日裡在戰場上英勇無畏的將領們,
此時為了出征收複失地,爭得麵紅耳赤,不禁暗自搖頭。
他望向窗外那無儘的黑暗,狂風仍在肆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次紫山縣收複之後,
城內所有文官以及城衛守將等,皆被韃子屠殺殆儘,
如今想找一個能真正主持縣城事務的正兒八經的文官,實在是難如登天。
而戰後的紫山縣,
百廢待興,糧食短缺,
縣城急需重建,倉廩亟待充實,這一切都需要有大才之人來統籌規劃,
可惜他如今手下竟無可用之文官。
大將軍無奈地瞥了瞥身旁的小侯爺,
在座眾人之中,估計也隻有自己兒子還能在這方麵出些主意了。
想到此,他猛地一拍桌子,
“啪”的一聲巨響,
震得眾人皆是一凜。
“肅靜!”
大將軍高聲喝道,
“這是軍議,收複失地之事,稍後再議。
當下最要緊的,是如何安民!
你們也都清楚,周邊縣城皆受天災影響,
乾旱無收,借糧這條路,已然行不通了。
大家先靜下心來,好好想想,究竟該如何解決這糧食與民生之難題!”
“......”
大將軍見眾將又寂靜無聲,暗歎一口氣,
他心中早有定謀,遂神色威嚴,聲若洪鐘般朗聲道:
“既如此,事不宜遲,吾便當即決斷!
趙宇將軍,你乃收複蒼雲鎮之頭功,
且於蒼雲鎮安民治世,舉措得當,成效斐然,積累了諸多寶貴經驗。
今紫山縣之重任,便交付於你!
你須得在短時間內,令紫山縣煥發生機,
使其如銅牆鐵壁般,成為我大軍堅實可靠的後勤輜重之地。
待朝廷糧草送達,你務必全力以赴,
以雷霆之勢、鋼鐵之衛,確保我大軍糧草毫發無損,萬無一失!”
小侯爺聽聞此言,先是一怔,
旋即麵露難色,語氣急切道:
“啊?!
大將軍,您竟要末將留守紫山縣?
末將一心追隨大將軍,欲繼續西進,
與那左賢王決一死戰,揚我軍威啊!”
大將軍有些心虛不去看著他,
“此次西進,你無需參與。
你麾下士卒連番曆經三場惡戰,傷亡慘重,亟需修整。
且收複紫山縣,你功勳卓著,首屈一指。
本將軍定會將你此次之英勇事跡、卓越戰功,詳儘著於戰報,呈於陛下禦覽。
你便安心留於此地,悉心打理紫山縣諸事。”
言罷,
大將軍目光如電,橫掃其餘眾將,振臂高呼:
“其餘眾將聽令!
明日隨本將軍一路西進!
待收複最後一座邊疆縣城,再揮師直取北陽關,
定要將那韃子徹底逐出我泱泱大國之境,叫他們片甲不留!”
“是,大將軍,我等遵命!”
“若有機緣相遇,哼,區區左賢王,何足道哉!
屆時,
本將軍定要與大風左賢王,堂堂正正地掰掰手腕,
讓他見識我大華兒郎之神威!”
“是,大將軍威武!”
大將軍話音剛落,聲震屋瓦,
眾將軍頓時熱血沸騰,大喜過望。
此前他們跟隨大將軍,不過攻打一座僅三千韃子駐守的小縣城,
於十萬雄師而言,實乃微不足道。
反觀小侯爺,早已在紫山縣立下不世之功。
他率先抵達此地,收複蒼雲鎮,
以此為根本,先破一營千人韃子,又伏擊萬人之眾,更將一名萬夫長斬於馬下。
如此赫赫戰功,足以令其加官晉爵。
相較之下,他們所獲戰功,實在寥寥。
如今聽聞大將軍要繼續西進,
且有望與左賢王的十萬兵馬一較高下,眾人心中皆是豪情萬丈。
他們深知,唯有奮勇向前,征戰沙場,方能立下不世之功。
見小侯爺似不再與他們爭功,眾人更是覺得機會難得。
想到若能在與左賢王的交鋒中嶄露頭角,立下大功,那必將名垂青史。
眾人不禁心潮澎湃,喜形於色,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小侯爺此刻隻覺頭痛欲裂,
這情形恰似巧婦麵對無米之炊,實在棘手。
自己本是一介武將,擅長衝鋒陷陣,舞刀弄劍,
而非舞文弄墨、治理一方的文官,
如今卻要他挑起治理紫山縣這副重擔,這不是故意刁難他嘛!
然而,麵對大將軍的命令,
小侯爺縱然滿心無奈,卻也不敢有絲毫違抗,
隻得垂頭喪氣地應道:
“是,末將遵命。”
聲音中透著明顯的有氣無力。
他心裡清楚,
如今自己軍功卓著,若再執意跟隨大將軍繼續攻打韃子,
定會引得其他將軍和校尉心生不滿。
在軍隊中摸爬滾打多年,他深知不能獨攬功勞,吃獨食的道理。
大將軍接著高聲下令:
“行了,大家都去整理安排一下,
明日一早大軍隨我出發。
趙宇將軍,紫山縣就全權交給你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