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是!”
“......”
所有將軍和校尉齊聲應承,小侯爺也不例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軍令如山!
他們不得不遵,隻能依照大將軍命令行事。
待小侯爺走出營帳,回到自己的主帳時,
隻見李山,還有王校尉、丁校尉、林校尉,
甚至連後勤的李光亮~李校尉,都已齊聚帳內,正焦急地等候著他歸來。
眾人一見到小侯爺,紛紛圍上前去,
“小侯爺,小侯爺!”
“小侯爺,怎麼樣?”
校尉們七嘴八舌地打著招呼,急切地詢問道,
“小侯爺,大將軍有何安排?”
小侯爺衝著他們擺了擺手,一言不發地走到主帳的主位坐下,
神色凝重地麵對著眾人,嘴唇微微開合,卻又欲言又止。
唉,這事兒該如何說出口呢?
原本大家都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熱血兒郎,
可如今,治理這千瘡百孔的紫山縣的艱巨任務,卻硬生生地落到了自己頭上。
小侯爺長歎一口氣,神色有些僵硬地說道:
“大將軍有令,明日他將親率十萬大軍出發,繼續去征討韃子。
而我等需留下,看守紫山縣,
主要負責收集糧食、救助難民,還要對紫山縣進行治理重建。”
“什麼?”
眾人聽聞,不禁麵麵相覷,滿臉的難以置信。
“這……這……小侯爺,咱們可都是些大老粗啊,
打仗殺敵那是不在話下,可讓咱們治理縣城,這不是文官乾的事兒嗎?”
“廢話!
我難道不知道這是文官的活兒?
可如今形勢如此,咱們隻能聽從大將軍的安排。”
小侯爺眉頭緊皺,一臉無奈地回應道。
“......”
眾人聞言均都無語中......
小侯爺滿心憤懣,繼續說道:
“再說了,你們瞧瞧這方圓百裡之內,你倒是給我找個文官出來看看!
不論是紫山縣還是蒼雲鎮,
從縣令到下麵的主簿、師爺,哪怕是個稍有學識的小吏,
全都被韃子屠殺殆儘,一個都沒留下!
咱們這邊識字的人倒是能找出幾個,
可連個秀才都沒有,全都是普通老百姓出身。
你們說,我上哪兒去找文官來治理這縣城?”
小侯爺越說越氣,胸口劇烈起伏著。
李山在一旁急得抓耳撓腮,
其他校尉也都眉頭緊鎖,
一個個苦思冥想,卻愣是想不出半點兒主意。
小侯爺見狀,無奈地擺擺手道:
“行了行了,回頭就把咱之前在蒼雲鎮用過的那些法子再用上。
哎,也就本侯爺稍微還懂點兒這方麵的事兒。
要是都指望你們,
哼,估計喝西北風都喝不上。”
“是是是,小侯爺才高八鬥,末將佩服!”
“對對對,小侯爺能力出眾,豈是我等可以揣摩的?”
“沒錯,小侯爺真乃天才也!”
一時間,各種吹捧之聲不絕於耳。
小侯爺聽得直翻白眼,沒好氣地喝道:
“誰再拍馬屁,就給我去抄軍規!”
眾人一愣,
嚇得集體閉嘴,往後退了一步,再也不敢言語。
突然,
李山猛地一拍雙掌,興奮地說道:
“小侯爺,您看啊,咱們既然沒有現成的文官可用,
那可不可以找人來幫忙呀?”
“找人?
都說了沒有文官,現在根本找不到能用的文官,你說找誰幫忙?”
小侯爺沒好氣地回應道。
“不是,小侯爺,過段時間咱們軍糧不是要運送過來嗎?
咱們可以托人回去報信,讓您說的那個王銘~王公子親自押軍糧過來呀。
您不是說他是有大才智的嗎?”
“啊?嘿,我怎麼沒想到?
對呀,咱們都是舞刀弄槍的軍武之人,
治理縣城這種文官乾的事兒,咱們確實不懂,可咱們不是還有王銘嘛!
哈哈哈,李山啊李山,
還是你腦子靈光,太好了!”
小侯爺頓時轉怒為喜,
“快快給我研墨,我要給王縣伯寫封信,必須把他請過來。
他想躲在後方逍遙自在,那可不行。
既然兄弟我如今有難,他必須得伸手幫這個忙。”
說罷,小侯爺哈哈一笑,趕忙快步走到案桌前。
小侯爺急忙拿起毛筆,從案上抽出一份宣紙,
略作思忖,便奮筆疾書起來。
他深知,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需徐徐圖之。
故而,並未直接開口請王銘前來治理紫山縣。
開篇,
小侯爺詳細描述了此地天災肆虐的慘狀,
廣袤大地乾裂荒蕪,顆粒無收,百姓苦不堪言。
緊接著,他著重講述了難民們的悲慘境遇,
尤其是他們遭遇韃子時的種種可怕經曆。
那些從半瞎子村長口中聽聞的韃子暴行,
一樁樁、一件件,
皆被他飽含悲憤之情,儘數書於信中。
韃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百姓們在其鐵蹄下掙紮求生,女子被淩辱,孩童慘遭殺害,整個紫山縣宛如人間煉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寫完這些,小侯爺筆鋒一轉,
言辭委婉地表達了希望王銘能前來相助的意願。
他提及紫山縣亟待解決的諸多難題,
諸如應對天災、治理縣城、恢複農耕種植糧食,
以及保境安民、開發土地等事務。
他心裡明白,這些皆是王銘所擅長的領域。
王銘此人,在經營土地與商業運作方麵,堪稱手段高超,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隻需他稍動心思,莫說這小小的紫山縣,
便是整個關州,在他手中亦能恢複如初,甚至更加繁榮。
待信寫完,小侯爺又逐字逐句仔細查看了幾遍,
確保言辭懇切、表意清晰,且無錯漏之處。
隨後,他鄭重其事地簽上自己的名字,並蓋上印章,將信小心翼翼地封入一個竹筒之中。
接著,他精心做好封漆,叫來自己的心腹護衛。
“你們三人,務必快馬加鞭趕往關州,
將此信親手交至王銘縣伯手中,途中不得有絲毫懈怠!”
小侯爺神色凝重,語氣嚴肅地吩咐道。
“是!小侯爺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
三位護衛齊聲應道,旋即接過竹筒,飛身上馬,揚塵而去。
待護衛們離去,小侯爺長舒一口氣,
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自信,整個人的心情也隨之好了起來。
他深信,以自己對王銘的了解,一旦此信送到他的手中,
王銘絕不可能坐視不理這裡百姓的悲慘遭遇。
況且王銘足智多謀,手段豐富,必定能想出良策,
幫助這裡的百姓度過難關,讓紫山縣恢複生機。
雖然此次不能以皇室的命令強行安排王銘,
隻能請他以師爺或軍師的身份前來襄助,
但小侯爺已然下定決心,
隻要王銘真的能趕來,助他將紫山縣治理妥善,
待局勢穩定之後,他定會親自上書皇帝陛下,為王銘請功。
他希望能讓王銘這樣的大才之人步入朝堂,一展身手,
如此方能不辜負王銘的滿腹才學。
小侯爺見那書信已然送出,心中稍定,
旋即便抖擻精神,對著麾下眾校尉發號施令:
“如今信既已送出,吾等自是不可懈怠。
且依蒼雲鎮之舊例行事,你等四人,
各自挑選麾下一半兵力,分彆駐守紫山縣之東、南、西、北四門。
其餘將士,皆配合後勤營與斥候營,儘數外出尋人。
無論深山老林,或是鄉野村鎮,
乃至官道南北,但凡有災民、難民之處,皆要尋得,將其帶回紫山縣。
當下這紫山縣,百廢待興,最缺者便是人口,
人多一分,重建便多一分希望,切記,萬不可疏漏。
此外,外出時務必多備乾糧,
那些難民飽受饑餒,餓了多日,須得先讓他們飽腹,
恢複些許氣力,方有力氣趕路至此。”
“是,末將遵命!”
眾校尉整齊劃一,抱拳行禮,神色肅穆。
待聽完小侯爺所言,見再無其他吩咐,
便各自告退,依令行事,迅速著手安排任務。
小侯爺目送眾校尉離去,而後將目光轉向身旁的李山,吩咐道:
“李山,你即刻去領一支護衛營,於縣城內外仔細巡邏。
如今縣城初定,人心未穩,需震懾那些妄圖滋事的宵小之輩,保縣城安寧。
同時,組織城中百姓,修葺那殘破不堪的屋舍,
打掃大街小巷,將這縣城好生規整一番。
你看這縣城,曆經戰火,滿目瘡痍,
城牆傾頹,屋舍破敗,若不儘快修繕,百姓日後何以安身?”
李山應道:“是,末將領命,
隻是小侯爺身邊,還得多留些護衛才是,以防不測。”
小侯爺眉頭一皺:
“休要囉嗦,我要那許多護衛作甚?留五十人便足夠了。
其餘之人,你儘數帶去,
該巡邏巡邏,該組織百姓乾活便組織百姓乾活,
縣城之內一應事務,皆交予你負責。
我這便去後勤營,讓他們速速準備糧食,
於縣城四門支起大鍋煮粥,賑濟那些歸來的難民。
對了,你且告知我,如今咱們所存糧食,還能支撐多久?”
李山趕忙回道:
“回小侯爺,若省吃儉用,約莫還有半月之數。”
“半月?怎會如此之少?”
小侯爺不禁皺眉,麵露憂色。
“實因大部分糧草要被大將軍帶走,以供大軍西進所需,
故而留給咱們的,便隻有這些了。”
小侯爺長歎一聲:
“哎,民以食為天,糧食短缺,這可如何是好?
如今也隻能寄望,朝廷的後勤糧草能夠儘快運來。
想來大將軍已將捷報八百裡加急送往京城,
陛下仁慈,想必會第一時間安排人手,前來救災救急。”
說罷,小侯爺微微仰頭,目光中滿是憂慮與期待,
心中默默祈禱著糧草早日送達,以解紫山縣燃眉之急。
喜歡重生異界之我是小農官請大家收藏:()重生異界之我是小農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