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縣,
晨光熹微,
天色已然大亮。
小侯爺麾下的四大校尉,
以及隨王銘一同前來的程家主,
帶著程雅和她的師兄弟們,已然依照昨晚王銘的部署,
有條不紊地忙碌開來,對各項事務都一絲不苟地認真執行。
王銘用過早餐後,
便邀小侯爺一同騎馬出城。
出了城門,小侯爺不禁發問:
“王兄,今日出城所為何事?”
王銘解釋道:
“小侯爺,咱們昨日在縣城裡轉了一圈,
可城外的狀況我還一無所知呢,
所以得去瞧瞧實際情況。”
小侯爺一臉詫異:
“啊?城外有啥好看的呀?
現在這鬼天氣,熱得要死,
土地乾得都裂了,放眼望去一片荒蕪。
地裡沒莊稼,河裡沒水,
就連樹都隻剩乾枯的枝乾,沒啥可看的呀。”
王銘哈哈一笑:
“小侯爺,話可不能這麼說。
咱們既然肩負著安定民生、發展並恢複紫山縣的重任,
就得深入實地考察,這樣才能做出周密的安排。
反正今兒也沒啥彆的事兒,你就陪我走一趟唄。”
“好,既然王兄都這麼說了,那我就陪你走一遭。”
兩人帶著一眾護衛,
首先來到縣城東麵不遠處的一條河邊。
這條河,當地人稱其為石河。
隻見曾經寬闊的河麵如今已然乾涸,
河床完全裸露出來,底部堆積著厚厚的黑色淤泥。
王銘來到河邊,翻身下馬,
緊接著拔出佩劍,用力朝著河床挖去。
這一挖,竟發現河床的淤泥深達兩尺,
那兩尺長的佩劍一下子就被淤泥埋沒了。
王銘見狀,暗自點頭。
可他身後的小侯爺卻滿臉茫然,
實在不明白王銘為啥對這乾涸河床如此感興趣,
還拿著佩劍在淤泥裡不停地戳來戳去。
小侯爺忍不住問道:
“王兄,你這到底在乾啥呢?”
王銘神秘一笑:
“哈哈,小侯爺,你先彆急,
容我賣個關子,回頭再跟你細細解釋。”
兩人沿著石河又走了好長一段路,
王銘一會兒蹲下身子,
仔仔細細地觀察河床的走向以及土質狀況,
一會兒又抬起頭,四處眺望周邊的地形地貌。
小侯爺跟在旁邊,心裡的疑惑越來越深。
他們繼續前行,來到一處高地。
從這裡居高臨下望去,大片乾裂的農田儘收眼底,
遠處還有幾座荒廢的村落,一片衰敗之象。
王銘眉頭緊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過了好一會兒,他轉身對小侯爺說道:
“小侯爺,咱們眼前看到的這些荒蕪景象,
既是巨大的挑戰,可換個角度看,也是難得的機遇。
這麼大片的土地,如果能夠重新開墾,
再合理規劃村落的布局,紫山縣未來的發展潛力那可大了去了。
但當下最關鍵的,還是得趕緊解決耕種問題,
同時也要先讓百姓有個謀生的法子,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小侯爺用力地點點頭:
“王兄說得太對了,
你要是有啥想法,儘管開口,我絕對全力支持你。”
王銘望著遠方,目光在旁邊的那片山林停留了很久。
“小侯爺,咱們去那邊山林看看吧。”
“啊?!好~”
緊接著,王銘招呼小侯爺,
二人快馬奔赴旁邊的山林。
待至山林,但見漫山遍野一片死寂,
樹木皆已枯萎凋零,隻剩下乾枯的軀乾直愣愣地立在那兒,
從山頂到山腳,目之所及,儘是這般淒涼景象。
王銘翻身下馬,緩緩踏入這片山林。
他抬手輕輕撫摸著樹乾,
看著那被災民啃噬得千瘡百孔的樹皮,內心一陣揪痛,
既有對災民悲慘遭遇的深切悲憫,
又暗自慶幸這些枯木好歹還在。
長時間的乾旱肆虐,多數樹木已無力回天,
樹葉一部分被災民在饑餓驅使下吃進肚裡,
一部分則因缺水乾旱,無奈飄落於地。
而樹皮,也大多成了災民在餓到極致時用以果腹的“救命糧”。
畢竟,人在饑不擇食的絕境中,
隻要能勉強填飽肚子,管它能不能吃,都會往嘴裡塞,
沒有親身經曆過那種饑餓如影隨形的日子,根本無法體會其中的辛酸苦楚。
望著這片隻剩光禿禿枝乾的山林,王銘心中閃過一絲慶幸:
還好這些枯樹雖生機不再,
但用來打造工具倒也還能派上用場。
其實此次前來救災,
他的馬車上可不光裝著救命的糧食,還有不少裝載著各類工具。
一同跟隨而來的,還有之前在林園與他一同做事,
精通打造農用器械和各種物件的五六十位工匠師傅。
這可是他提前謀劃好的“秘密武器”。
王銘心裡清楚,
單純給災民發放糧食,隻能解一時之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想要真正幫助他們擺脫困境,還得讓他們掌握自食其力的本事。
回顧過往曆史,
許多賑災行動效果不儘如人意,究其根源,
就是沒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而他想到了“以工代賑”這個妙招。
如今山林裡有了這些枯木,再加上工匠師傅們帶頭,
領著災民一起砍伐樹木製作工具,
像曲轅犁這樣實用的農具打造出來,就能翻耕土地了。
哪怕眼下土地乾旱得厲害,也得先把地整好,
他堅信老天爺不會一直這麼絕情,
乾旱之後,大概率會迎來洪水,
所以防洪工作必須提前安排妥當,比如深挖河床,加固河道。
而挖出來的淤泥,經過這段時間的暴曬,已經乾透了,
到時將其打碎,那可是純天然的優質肥料,
撒到地裡,為日後的耕種提供充足的養分。
這一係列計劃,環環相扣,
就像精心搭建的一座橋梁,每一環都不可或缺,
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鏈。
王銘暗自思忖,
這些工程以往都得靠征調勞役來完成,
可現在情況特殊,他必須充分發動難民、災民和百姓,
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攜手共渡難關,
一起為重建紫山縣努力拚搏。
“小侯爺,咱們再去蒼雲鎮那邊瞧瞧。”
王銘扭頭看向小侯爺,開口詢問道。
小侯爺雖然一時猜不透王銘這一連串舉動的用意,
但他心裡明白,王銘做事向來深思熟慮,這麼做必定自有道理。
於是,他二話不說,乾脆利落地點了點頭,
“好,走!”
說罷,二人快馬加鞭,
從縣城外的山林處徑直出發,
連縣城都沒回,便朝著蒼雲鎮疾馳而去。
幾個時辰後,
他們終於趕到了蒼雲鎮。
一路上,
王銘留意到官道兩旁儘是大片荒蕪、乾涸的農田,
一塊塊農田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毫無規則地分布著。
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景象,那就是田中沒有一株莊稼,
偶爾隻能看到幾叢乾枯的雜草在風中瑟瑟發抖。
王銘心中暗自估算,這般荒蕪的田地,至少得有上百萬畝。
他不禁在心裡歎息,這麼廣袤的土地就這樣閒置著,
沒有種上糧食,實在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當然,造成這種局麵,不僅僅是天災作祟,
很大程度上還與韃子的屠城暴行脫不了乾係。
許多老百姓要麼慘遭韃子殺害,
要麼為了保命四處逃亡,致使農田無人耕種。
要是能把水源引過來,這些土地還是可以重新種上莊稼的。
而要引水,就得擴寬河道,製造水車,
這都是需要大量人手來做,
而現在,這裡最不缺的就是大量無所事事的災民。
一行人抵達蒼雲鎮後,
眼前的情景與紫山縣如出一轍。
鎮門口擺放著好幾口大鍋,正煮著粥,
許多人在鎮外排著長隊,
各自拿著碗、陶盆之類的容器,等待領取熱氣騰騰的粥。
王銘和小侯爺並未過多停留,
徑直從鎮子旁邊穿過,來到不遠處黃嶺山口的一處小山丘。
王銘一眼望去,隻見山丘上巨石林立,
心中不禁暗自歡喜,
這些石頭可都是上好的石灰岩!
真是難得的好東西,
它們能夠用來煆燒石灰!
石灰這東西,用途可太廣泛了,
既能用來蓋房子、修築城牆,還能和泥鋪路。
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用途,在這個世界鮮為人知
——生石灰具有殺毒殺菌的功效。
如今夏日炎炎,天氣酷熱難耐,
屍體腐爛速度極快,由此滋生的細菌必須及時滅殺,
否則一旦引發瘟疫,那後果不堪設想。
再者,煆燒後的石灰,
對於如今的蒼雲鎮乃至紫山縣來說,都是修複房屋和城牆的急需之物。
畢竟,經過這場劫難,
這兩個地方幾乎沒有幾座完好無損的房子,
城牆也破損嚴重,修複工作迫在眉睫,
而這不僅需要大量人力,工具和材料更是必不可少。
王銘望著這些零零散散卻又堆積在一起的石灰岩,
內心滿是喜悅,忍不住暗自大笑:
“哈哈,建築材料這下有著落了,
簡直是天助我也!”
王銘本來就尋思著,
這麼一大片山地,怎麼可能沒有這些寶貝呢?
這不,如今找到了!
在普通人眼裡,這些或許不過是尋常石頭罷了,
可在他眼裡,它們可都是無價之寶啊!
在王銘穿越前的地球上,
這些可都是絕佳的資源,甚至還能燒製水泥呢。
隻是以他如今的技術和能力,暫時還燒不出水泥,
不過燒製白石灰還是輕而易舉的。
王銘在山丘下又仔細轉了一圈,
這才心滿意足地帶著一臉茫然、滿頭霧水的小侯爺準備返回蒼雲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他走到山丘腳下時,
一片略顯高起、起伏的小丘陵映入眼簾,
那片丘陵呈現出淡紫色中透著淡紅的色澤,宛如粉色的土丘。
王銘瞬間一愣,隨即快步上前,
抽出佩劍開始挖掘,挖起一些土放在手中反複搓撚。
“我的老天爺啊,老天待我當真不薄呀!”
王銘忍不住在心裡暗自嘀咕。
原來,這竟是上好的粘土,
是用來燒製紅磚再好不過的材料。
想到這兒,王銘情不自禁地大笑出聲:
“哈哈哈...…...”
小侯爺見狀,趕忙焦急地湊上前去,
關切地問道:
“王兄,王兄,你這是怎麼啦?
為何突然發笑?
難道這土有什麼特彆之處?
我看著不就是普通的土嘛。”
王銘嘿嘿一笑,朗聲解釋道:
“小侯爺,這你就有所不知了,
這可不是普通的土,而是粘土,
燒製磚瓦的絕佳材料啊!
咱們要想安頓好百姓,不僅要讓他們吃飽飯,還得讓他們住得安穩。
你想想,
老百姓若想在此長久定居下來,是不是得有房子?
有了房子,才算真正有了家。
可房子該怎麼蓋呢?
要是單純用泥土和泥砌牆,那蓋出來的房子質量肯定不過關。
要是去山裡開采石頭,又得耗費多大的功夫啊!
從山裡把石頭運出來,還得鑿成規整的方塊,
再一塊塊壘起來蓋房子,這得到什麼時候才能完工啊?
估計得等到猴年馬月了。”
小侯爺疑惑地插嘴道:
“可是,他們可以用木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