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無緣無故侵犯我國土、殘害我百姓,
既然敢踏入我們的疆土,就得有來無回,做好埋骨於此的覺悟。”
“哈哈哈,還是王兄深明大義,氣魄非凡!”
小侯爺不禁讚歎,
“那就全指望王兄多費神,儘快想出個絕妙的計策,咱們爭取早日奪回雁門關。”
“好,我定當竭儘全力。
這幾日我也一直在琢磨此事,隻是想要謀劃出一個萬無一失的良策,確實還需要一些時間。”
王銘微微皺眉,認真地說道。
“哎,時間呐……”
小侯爺忍不住重重歎了口氣。
“小侯爺為何如此唉聲歎氣?”
王銘一臉疑惑地問道。
“王兄有所不知啊,”
小侯爺滿臉憂慮,緩緩說道,
“大將軍在此地已然僵持兩個月了。
且不說糧草儲備能否再支撐兩個月,單說朝廷那邊,皇帝陛下已然焦急萬分。
從京城傳來消息,陛下每隔幾日便要詢問戰事進展。
如今,所有的壓力都沉甸甸地壓在大將軍一人身上,
若是短期內無法收複雁門關,大將軍必定會被皇上怪罪。”
“哦?竟有這等事?”
王銘微微一驚,臉上浮現出凝重之色。
“是啊,大將軍如今壓力山大。
所以我一心想著,無論如何都要儘快幫大將軍奪回雁門關。
王兄,你可一定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小侯爺目光灼灼,懇切地看著汪明。
“好,放心吧,小侯爺。
雖說我等不能像武將那樣上陣殺敵,但出謀劃策還是不在話下。
我回去之後,便全身心投入,針對雁門關的局勢,製定一份詳儘的計劃。
小侯爺,還請給我一些時間。”
王銘神色堅定,鄭重地承諾道。
“好!有王兄這句話,彆說幾日,多久我都等。
我這就去和大將軍溝通,緊密配合,
咱們齊心協力,務必奪回雁門關!
王兄,到時候你必定是首屈一指的大功臣,
此次落山坡之戰,你便已經功勳卓著……”
“哎,小侯爺,莫提莫提,咱們還是先去吃飯吧!”
“啊?!好,吃飯去,一起去!”
“哈哈,同去,同去.........”
中軍大帳內,
氣氛嚴肅而凝重。
大將軍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冷峻,
目光如炬地掃過站在麵前的前後左右四位將軍。
帳外,烈日高懸,
熾熱的陽光透過縫隙灑在地上,形成一道道明亮卻又帶著幾分燥熱的光線。
偶爾有微風吹過,帳簾輕輕晃動,
發出細微的聲響,卻絲毫未能打破這緊張的氛圍。
大將軍緩緩站起身來,雙手背在身後,在帳中來回踱步,
片刻後,
他停下腳步,聲音堅定且洪亮地說道:
“諸位將軍,如今韃子雖在落山坡遭我重創,
但在周邊據點仍留有殘餘勢力。
這些據點猶如毒瘤,不拔除必將後患無窮。
現命你們,各自帶領本部人馬,分彆對這些據點展開清理拔除行動。
同時,戰場的打理工作也至關重要,切不可掉以輕心。”
說到此處,
大將軍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此次乃是幾萬人規模的大戰,戰場狼藉一片,絕非短時間能夠清理完畢。
當下天氣酷熱難耐,屍體若不及時處理,極易引發疫病,危及我軍將士。
所以,務必將所有屍體進行深埋或者焚燒,確保萬無一失。”
他轉過身,指向一旁的地圖,繼續說道:
“戰場上遺留的各類物資,如甲胄、箭矢、糧草、馬匹以及馬車器具等,皆需統一撿拾分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甲胄和器具,能修複的儘快修複,以備後續使用;
實在無法修複的,該整修就整修,若實在無修複價值,便果斷銷毀。
還有那些受傷無法再騎乘的馬匹,送到後勤夥夫處宰殺,給將士們改善夥食,補充體力。
這些工作千頭萬緒,繁瑣複雜,
卻關乎著我軍的後續戰力,諸位務必認真對待,不可有絲毫懈怠!”
前,後,左,右,四位將軍和其他將校均都齊聲應道:“是,大將軍,末將領命!”
聲音響徹大帳,充滿了堅定與決心。
待眾位將軍領命離去後,大將軍與洪英緩緩走出營帳。
此時,烈日當空,陽光毫無遮攔地傾瀉而下,照得人睜不開眼。
大將軍抬手遮擋陽光,舉目遠眺,
目光緊緊鎖定在遠方的雁門關上。
那高大的關隘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冷峻的氣息,仿佛一頭蟄伏的巨獸。
大將軍凝視著雁門關,
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既有對勝利的渴望,又有對責任的擔當。
他心中暗自思忖:
“這一次,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奪回雁門關。
如今周邊韃子據點的清剿行動已然展開,
用不了多久,雁門關外便能肅清韃子。
屆時,我便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全力對付關內之敵。”
回想起開戰之初,
雁門關和落山坡的韃子兵力總和達十萬之眾,與己方兵力不相上下。
然而,經過此次激烈交鋒,雁門關內的韃子兵力銳減,如今已不足七萬。
而己方加上小侯爺的兵馬,仍保有近十萬之數。
兵力上的優勢,讓大將軍心中多了幾分底氣。
但在大將軍心中,這份底氣的真正來源,其實是王銘。
王銘,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農官,一介文人。
現在雖已升任黃州巡察禦史,
可終究還是一名年輕學子,
此前從未有過行軍打仗的經曆。
此前,大將軍聽聞王銘在治理民生方麵頗有建樹,能力出眾,口碑極佳。
可他萬萬沒想到,王銘在軍事指揮上竟也如此天賦異稟,
所製定的計策環環相扣、精妙絕倫,每每讓人拍案叫絕。
大將軍不禁感歎道:
“真是綠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啊!”
他轉頭看向洪英,眼中滿是讚賞與欣慰:
“洪英啊,像王銘這樣的人才,實乃我軍之幸。
咱們必須予以充分尊重,善加運用。
隻要能借助他的智慧,以最小的損失奪回雁門關,即便將頭功讓與他又何妨?
咱們的目的,是要把這群肆意屠殺我大華百姓的狗韃子,
一個不留地全部埋葬在大華的土地上,為那些枉死的百姓報仇雪恨!”
洪英點頭稱是,和聲應道:
“將軍所言極是。
王縣伯的智謀確實令人欽佩,有他相助,奪回雁門關指日可待。”
大將軍微微點頭,目光再次投向雁門關,
緊握雙拳,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喜歡重生異界之我是小農官請大家收藏:()重生異界之我是小農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