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雨姐,你回來了!”小雅第二天一早看到思雨時驚喜地說,“你看起來好像不太一樣了。”
思雨笑著問:“哪裡不一樣了?”
小雅偏著頭想了想:“說不上來,就是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眼睛特彆亮。”
確實,思雨感覺自己仿佛獲得了新生。她不再逃避牙痛的存在,而是學會與之和平共處;不再糾結於小吳的過往,而是感恩那段經曆讓她成長;不再過度介入群內的人際糾葛,而是保持適當的距離。
新的日常
思雨開始嘗試改變日常生活的節奏。她重新規劃了工作時間,確保每周至少有半天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光;她開始記錄每天值得感恩的小事,無論是顧客的一個微笑還是菜園裡的新芽;她甚至報名參加了陶藝課程,實現一直以來的小心願。
最明顯的變化是她對群內消息的態度。她依然會瀏覽,但不再過度投入情感。當群裡再次因為瑣事起爭執時,她隻是淡然掠過,專注手頭的咖啡拉花。
“思雨姐,你最近好像很少捧著手機,在你們那個群裡說話了。”小雅笑著說道,以前你沒事總是捧著手機,空下來也是捧著手機,好像你的好多喜怒哀樂都是手機給的,而我們很多時候隻能從你的麵部表情猜出來你的大概心境,現在好了,你開始更多的和我們接觸了,這感覺真好。
思雨微笑著回答:“我隻是學會了在適當的時候放下手機,享受現實生活。”
思雨開始嘗試改變日常生活的節奏。她重新規劃了工作時間,確保每周至少有半天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光;她開始記錄每天值得感恩的小事,無論是顧客的一個微笑還是菜園裡的新芽。
這天下午,qq信息聲再次響起,花花看見了自己給她開的兩張油票,簡單的聊了兩句,也在勸連雲港終究不是歸途,沒意義的,她還是勸思雨回家去吧,她順便還介紹了小一給思雨,小一上海本地的一個姑娘,有一個女兒,也是喜歡四處雲遊的人,你們會有共同語言的。
思雨停頓了一下,若有所思,回複道,“這個倒不急,可以慢慢考慮,我現在的心力恐怕還是不足以支撐一份新的感情,這樣對對方並不公平。”
“事實證明門當戶對,同頻共振很重要的,還有要適合自己~小一會對你好的。”剩下的我就不多說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思雨看到花花這麼說,突然心裡覺得暖暖的,“嗯,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你看人確實比我靠譜。”
“嘿嘿”
“嗯,我慎重考慮考慮”
看到了思雨的回複,花花並沒有正麵回應,似乎也是開玩笑的回應著,
“什麼叫靠譜”
“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有錢有趣從來不缺”
思雨愣了一下,手上擦拭咖啡杯的動作沒停。
花花語重心長地勸道:“是時候走出來了。那段感情本來就像穿小了的鞋,磨得你滿腳是血,早就該扔了。”她頓了頓,“老話不是說嘛,‘窮生奸計,富長良心’,這句話還真不是勢利眼。咱們現在把自個兒的日子過得富足豐盛了,心態開闊了,才更值得遇見好的人。”
思雨擦拭杯子的手微微一頓。是啊,花花說得不錯。當一個人困在貧瘠的情感荒漠裡,看到的儘是算計與不堪;而隻有當自己的內心豐盈起來,才能真正吸引那些溫暖、良善的靈魂。她將擦得鋥亮的杯子倒扣在架子上,迎著花花關切的目光,終於輕輕點了點頭。
這個小小的插曲,讓思雨更加確信——她的生活正在翻開新的一頁。
海邊的啟示
一個雨天的下午,思雨在整理海邊照片時有了新的領悟。她注意到一張抓拍的海浪照片,浪花在撞擊礁石後迸濺出美麗的水珠。這讓她聯想到自己的經曆——創傷之後的迸發,或許能創造出新的可能。
她將這張照片打印出來,掛在咖啡館的牆上,旁邊附上一行小字:“每一次撞擊,都是為了綻放新的模樣。”
令人驚訝的是,很多客人對這張照片產生共鳴。有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有人隻是靜靜凝視然後露出會心的微笑。思雨的海邊之旅,不經意間成了“拾光”的一道新風景。
未來的期許
秋意漸深,思雨坐在窗邊規劃著未來。她計劃來年春天重新規整一下菜園子,嘗試種植更多種類的蔬菜;她還想組織小型讀書會,讓“拾光”成為社區文化交流的空間。
至於感情,她不再急於尋找或逃避。她相信,當自己活得充實而完整時,自然會吸引到對的人。而在此之前,她要好好享受單身生活的自由與美好。
夜幕降臨時,思雨關上店門。路過菜園時,她注意到那株曾經折斷的毛豆已經長出了新的枝椏,嫩綠的葉片在月光下微微發亮。
她想起海邊那個放飛紙船的下午,想起自己許下的承諾:要像大海一樣,既包容過往,又勇敢地迎接每一朵新的浪花。
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拾光”的門會準時打開。而思雨已經準備好,以全新的心態迎接未知的每一天。畢竟,生活就像那片她熱愛的大海,永遠充滿驚喜與可能。
喜歡海鹽味奶糖請大家收藏:()海鹽味奶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