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歌手可能會因為差一點到更高等級,而找水軍刷播放量,這在音樂平台的接受範圍內。
差一點刷一下沒事,反正音樂平台不損失啥,有能耐就從頭刷到尾,音樂平台求之不得。
沒人舉報就不管,音樂平台是不會主動去調查的。
至於以歌曲發布時間為起始時間,計算固定時間段內的歌曲播放量,再以此劃分歌手等級。
音樂平台表示,你早點發歌不就行了?
早發歌競爭激烈?
這和音樂平台有關係嗎?
你自己沒膽子和彆人爭,反而奢望彆人給你創造一個更寬鬆的競爭環境?
音樂平台不是你爹媽,你當軟蛋想占便宜,活該吃虧!
再說了,現在不是以排名定等級,而是達到某個等級的播放量標準後,就可以成為該等級的歌手。
比不過彆人,也隻是在榜單上的排名不靠前而已,隻要歌曲播放量達標,榜單排名對歌手等級的評定,沒有影響。
已經寬鬆到這種程度了,還不敢去和彆人拚,乾脆彆發歌算了。
以上都是林一凡的個人解讀,音樂平台的真實回應,措辭沒有這般激烈,難聽。
但表達出的意思,確實和林一凡的理解差不多。
總結起來就四個字,菜就彆玩!
而作曲人的等級劃分,也回歸到了和歌手等級強綁定。
讓歌手晉升到更高等級的歌曲的作曲人,也會自動提升到更高的等級。
捧出三線及三線以下歌手的作曲人,為初級作曲人。
捧出二線歌手的作曲人,為中級作曲人。
捧出一線歌手的作曲人,為高級作曲人。
捧出歌王歌後的,則為頂級作曲人。
一切又好像回到了最初的樣子,隻是在現在的標準下,各等級的歌手和作曲人的數量,會膨脹不少。
以前是隻看排名,現在是達到標準就行。
以目前各等級的標準,林一凡估計各等級的歌手和作曲人的數量,應該會翻一倍。
物以稀為貴。
數量越多,越不值錢。
越高等級的從業人員,受到的影響越小。
看上去不公平,其實很公平。
標準就在那裡,你隻要能夠超過,你就能跳到更高一層。
你達不到,是你自己的問題,不是標準定的有問題。
聽歌的人是不會騙自己,強迫自己的。
你寫的歌,你唱的歌,大家愛聽,播放量自然會上去,你自然就能進入更高層級。
不好聽,即使購買了音源,也會被扔進垃圾堆,甚至是直接刪除音頻文件。
歸根究底,還是實力為王!
喜歡重生當作曲人的我,橫掃榜單!請大家收藏:()重生當作曲人的我,橫掃榜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