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陳希真本就是十分圓滑之人,因女兒之事被逼落草為寇,自從接受了朝廷招安,更加懂得了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道理。
高俅在殿帥府時就十分欣賞陳希真,在山東又被陳希真救了性命。自然十分倚重,引為外援。所以陳希真短短時間,成了朝廷一品大員。
陳希真也懂得投桃報李,戰場軍情、事務先稟太尉,再報朝廷。將許多繳獲的珠寶珍奇送往各處權臣。
劉廣不解道:“陳道子,你當初潔身自好,從不與佞臣同流合汙。如今為何反倒自汙?”
陳希真道:“都是為了朝廷,如今朝廷姧臣當道,政令不通。如果沒有靠山,處處掣肘,沒有事情可以辦成。老夫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等到成了功業,得到聖上信任。必將雪前恥,將這些奸佞之輩一網打儘。”
劉廣默然不語,出帳歎息:“以不正之道曲事奸佞之人,豈能長久?”
翟謙在揚州受了損失,快馬加鞭通知太師蔡京。蔡京招童貫、高俅等人到府中商議。
蔡京道:“陳希真在揚州搞得太過,眾官員都心生怨言,諸位有何看法?”
楊戩揣摩出老太師意思,便道:“陳希真其人,雖然恭順。但跟我們始終不是同道中人。其人自命清高,在京中時我常與他同桌共飲,其神似鄙夷,卻有不明顯表示。正是口蜜腹劍之人,不能不察。”
童貫亦道:“這種草寇,賊心不改,如今他手握十幾萬重兵,不得不察。”
高俅道:“下官覺得此人還算恭順,如今梁山未滅,方臘稱凶,正是用人之時。陳希真頗有人望,治軍也有些手段。不如暫且留用。等滅了梁山泊、方臘等人再做打算。”
童貫欠欠身子道:“接受陳希真招安,本意是讓他與吳用賊人互相消耗。卻想不到如今越做越大,恐成尾大不掉之勢,到時候再想控製就難了。”
蔡京點頭道:“正是如此,防人之心不可無。”
第二日早朝,眾官員文武站列兩旁。趙官兒十分不滿道:“江南戰事焦灼,宮中連紹酒都沒了供應。
大內訂購的江南絲綢,被扣在揚州。現如今正是夏秋交際,難道讓後宮眾妃子穿著舊衣過中秋。你們文武百人,連這些事情都解決不了?要你們何用?”
百官惶恐,連連稱罪。
童貫道:“如今戰事緊張,揚州一應之事都由陳希真處置。日理萬機,疲於應付。臣以為應該以大宋以往慣例,派出一名監軍,協同處置事情。也耽誤了不了皇宮之事。”
趙官兒聽了,轉頭便問蔡京道:“太師意下如何?”
蔡京道:“童樞密所言有理。”
趙官兒便道:“此事樞密院與太尉府議定即可。”
且說陳希真將揚州軍務打理的井井有條。正商議如何渡江突襲丹陽。突然接到樞密院文書,朝廷即將派執筆太監梁師成作為監軍來揚州協調軍務。
陳希真聽了悵然若失,他平生最討厭太監乾涉政務。如今朝廷偏偏派一太監前來監軍。如果太監配合還可接受,如果太監搗亂該如何是好。
陳希真急將禁軍禦前指揮使梁橫招到府中問起梁師成為人。
梁橫道:“梁師成以文墨得到聖上賞識。傳說當年蘇軾被貶出京城,將府中小妾、侍女送給梁師成之父。不到六個月便生出梁師成,人們都說梁師成是蘇軾之子。
從小便展現出極佳的書畫造詣,入宮為太監,得到了聖上的喜愛。逐漸權利膨脹。此人雖通些文墨,卻無其他本領。誌大才疏,好操弄權柄。”
陳希真聽了感到非常憂慮,忍不住歎息。梁橫道:“朝廷規定監軍隻有監察權力,不能乾涉指揮。撫帥若能抓牢軍權,討賊之事就在掌握。其他事情就由梁師成去吧,如今朝廷形勢如此,順其自然。”
陳希真隻能點頭,也想不出其他辦法。不日梁師成便帶著浩浩蕩蕩的車駕趕來揚州。陳希真帶眾將及官員出城十裡相迎。
梁師成下車執陳希真手道:“咱家到此不過走個場麵,其他還得倚仗宣撫。”
陳希真忙道:“監軍是皇上所派家臣,下官自當儘力輔佐。”
梁師成大喜,連連向後招呼,隻見車上緩緩走下來一人,不是彆人,正是範氏商號揚州大掌櫃喬大雅。
陳希真不知所以,疑惑的看著梁師成。梁師成道:“喬掌櫃負責許多皇宮物品的供應,責任重大。還請陳宣撫多多配合。”
陳希真心想隻要不染指軍隊,隨他去吧,便拱手作揖。喬大雅起初挨了陳希真部下一百個巴掌,牙齒都掉了幾顆。哪裡肯理陳希真。
梁師成到了揚州,將陳希真所立的經濟律令一律推倒。陳希真想要處理的人,梁師成都一應維護。揚州城逐漸政令不行,烏煙瘴氣。
花子虛見陳希真逐漸失勢,天天將梁師成圍在身邊。陳希真也無可奈何。
梁師成對花子虛道:“花將軍,如今朝廷頗為忌憚這些招安將領。對你這種根基正的將領頗為重視。你要抓住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花子虛聽後大喜道:“梁公公你豈不知我乾爹是花公公,咱們是一家人。誰親有自家叔叔親。你讓我向東,我不能向西。以後兒子就是你的人,任憑吩咐。”
梁師成頗為滿意道:“果然是童樞密器重的人,好好努力,有我跟童樞密保你,以後前途無量。”
花子虛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響頭道:“全憑公公栽培,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梁師成扶花子虛起身一起入座。兩人真是王八看綠豆,對了眼了,越看越歡喜。
梁師成道:“如今前線眾將,除了花將軍的部下,都是陳希真的猿臂寨發展而來。花將軍覺得誰忠心朝廷?”
花子虛想了想道:“兵馬都統製欒延玉,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梁師成道:“如此甚好,煩請將軍將他邀到府中一聚。”
花子虛得了令,跟梁師成客套一番。離了梁師成府邸,就直奔欒延玉住處。
欒延玉邀到堂內,賓主坐定。欒延玉道:“花侯爺到訪,也不提前招呼,我讓人備些好酒好菜招待。”
花子虛笑著應承道:“豈勞欒將軍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