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的時間轉眼過去。
薑雲舒將調研時活生生的案例都默默記在心裡,學習積累。
陳默也常在休息時主動拿著筆記本過來,與薑雲舒分享,討論得很是投入。
秦嵐嵐經過上次事件,也徹底轉變了態度,經常跟在薑雲舒身邊,幫她記錄,聽她分析,眼裡充滿了學習的光芒。
唯有宋文昌,看著薑雲舒不僅輕鬆融入了課題組,還似乎成了實際上的核心,甚至連一直圍著自己轉的秦嵐嵐都倒戈了,心裡那股酸水和妒火更是燒得旺。
實地調研轉眼結束。
晚上,課題組召開了總結會議。
煤油燈的光暈下,同學們臉上都帶著疲憊卻又興奮的神情。
鄭教授主持開場後,目光首先投向宋文昌:
“文昌,你是組長,先說說你這幾天的總體觀察和感受。”
宋文昌早就憋著勁要好好表現一番,立刻清了清嗓子,拿出他精心準備的發言稿:
“好的,教授。通過這次調研,我深刻感受到了改革開放政策給基層經濟帶來的巨大活力……”
他侃侃而談,引經據典,用了不少專業術語,聽起來很高深。
但說了半天,內容始終有些空泛,像是隔著一層玻璃看風景,缺乏這幾天大家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那些鮮活的實例支撐。
幾個同學已經開始悄悄走神。
鄭教授聽完,不置可否地點點頭,目光轉向薑雲舒:
“雲舒,你呢?有什麼發現和想法?”
薑雲舒翻看著自己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抬起頭,聲音清亮:
“我這幾天看到的,更多是一些成長的煩惱。”
她開門見山,直接拋出一係列尖銳的問題:
“惡意內卷,環境汙染,人才流失……”
就這幾個問題侃侃而談一番後,薑雲舒稍稍頓了頓,隨後引入了那個讓陳默激動不已的概念:
“我認為,我們的研究不能隻描繪藍圖,更要關注這些現實問題,思考什麼是可持續發展,發展,不能隻看今天賺了多少錢,更要看明天還能不能繼續發展,子孫後代還能不能擁有青山綠水。”
“可持續發展?”
鄭教授聽到這個詞,眼睛猛地一亮,身體都不由自主地坐直了。
“雲舒,你詳細說說這個可持續發展!”
這個詞,在1979年的中國,實在是太新穎,太有前瞻性了!
薑雲舒結合看到的汙染,惡性競爭等現象,簡要闡述了一下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她一說完,其他同學仿佛被打開了話匣子,紛紛點頭附和:
“對!薑同學說得太對了!那個螺絲廠壓價壓得我都看不下去了!”
“還有那條河,太可惜了,以前肯定很清!”
“我也問了那個技術員,他說在這學不到新東西……”
討論的焦點完全被薑雲舒提出的現實問題所引領,大家開始踴躍補充自己看到的類似案例。
會議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
宋文昌被晾在一邊,臉色越來越難看。
喜歡軍婚:搬空渣夫全家,我改嫁軍少請大家收藏:()軍婚:搬空渣夫全家,我改嫁軍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