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葉城很大。
至少進了城後,米月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皆是人頭攢動的光景。
一路行去。
街頭雜耍,小販走街,戲子登台,簪花玉帶,士子行書,嬌奴撐傘........
還有糕點鋪子的小二賣力吆喝,胭脂鋪子鶯鶯燕燕,玉石鋪子的珠光寶氣,時令瓜果的沁人芬芳.......
市井煙火氣,令人目不暇接。
榮昌村其實也有獨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喧囂,隻不過和城池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少年少女就像是從深山野林中走入世外桃源的小猴子,驚奇萬分,又覺無比新鮮,東張西瞅,目不暇接。
禹秀薇還是比較拘謹,哪怕眼珠子亂轉個不停,還是老老實實跟在趙春生身後。
米月則不太老實,東竄西走。
趙春生沒阻攔,天性活潑些挺好的,不想他們那時候,上了山一個個被師門規矩牢牢束縛,明明才十幾歲的年紀,就跟那些山中頑石似的,千思萬想中求靜,紅塵虛妄中求真,對他們這個年紀來說,怎麼可能的事情。
不如不為,隨之變化。
他們腳下這條路,通往衙署。
想要進入官塾,還得在衙署那邊記錄在冊才行,這些名字,會隨著日後一次次教書先生考核學問後用朱砂標注優良,唯有合格者才能參加童試。
大慶王朝想來崇文,在科舉一途幾百年來都是重中之重,順帶著一地之內多少學子取得功名,也是坐鎮此地官員的考評項目之一。
至此,關係到自己仕途升遷的頭等大事兒,又怎敢怠慢?
關於官塾入門的門檻兒雖說不高,隻要完成一定程度的考核後交錢就行,而且沒有年齡和時間的限製,主要教授內容,除了君子六藝,大儒學說之外,最主要的,還是那些科舉內容,這才是學子們最關心的。
如今,有寇脊軒給這邊官署提個醒兒,米月和禹秀薇的求學之路也會安穩平靜些,加上如今錢財一事也不用再憂愁,剩下的一切事宜,都得看少年少女自己,外人若是再幫忙,可就是在害人了。
趙春生邊走邊對米月和禹秀薇道:“咱們先去遞交錄牒,之後還得去官塾那邊經曆一場小考,這兩天估計會比較忙,觀光遊覽,等你們入學後機會多得是,不用急於一時。”
緊接著,趙春生又叮囑了些其他事宜,大致內容不外乎官塾規矩,還有為人處世禮讓三分之類的。
這些東西,都是事先打聽好的,至於對錯真假,老嫗還得陪著兩個孩子走完這一遭才能確定。
長輩叮囑,少年少女耐心牢記。
米月大抵還是心性跳脫,背著大背簍,身影一下子竄到攤子前,看向擺放在精致錦盒裡的一枚碧玉簪子,上篆刻有青鳥圖案,沒有半分點綴,玉石的質地還算上乘。
米月就問:“掌櫃的,這簪子怎麼買?”
攤子主人一雙商人獨有的精明眼神上下打量少年一番,興致缺缺,看樣子不是個有錢的主兒,但也敷衍著微笑回答:“小兄弟若是相中,不議價的話,二兩銀子帶走,這可是上等的老坑玉雕鑿而成,這做工,這質地.......當然,做生意講究個誠信,不敢說多好,但二兩銀子絕對值。”
實際上也是攤子主人覺著少年沒這財力,又怕是個舍得花錢的,若是漫天要價超過了少年的承受能力直接掉頭就走,不如報個實誠價格,萬一能成自己能賺.......嗯,不少。
倒不是說米月的穿著臟破,隻是那股子不同於城裡的鄉野氣息一覽無餘,在此地混生計多年的攤主又怎可能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