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官署,說明來意,負責看守大門的侍衛沒半點遲疑,甚至都不用通報,直接帶著他們走向記錄官塾學員的檔案庫。
聽說是從榮昌鎮來的,少年少女姓米和禹,負責記錄的官吏眉頭直跳,點頭哈腰小心謹慎的交接完一切事宜,又恭恭敬敬差人為三人領路去往官塾。
至於原本暗地裡應該交付的那點潤筆費......縣太爺親自交代的事情,他們若真敢伸手,估計明天一早頭頂上這頂吃皇糧的官家帽就得被摘了。
光是這份態度,不知情的外人見了,估計都得以為這是哪位世家出身或者朝廷大員之後呢。
米月和禹秀薇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趙春生卻笑而不語,其中門道自然知曉。
估計寇夫子給這邊縣太爺的壓力不小,連看門兒的守衛都知曉此事。
當然,能戴得起頭頂烏紗帽的官員都知曉其中的輕重厲害,真正的內幕都會咽進肚子,不會透露太多。
這樣也好,隻要這麼“一點”,足夠少年少女安穩求學。
官塾說很大,還涵蓋君子六藝所需的騎射一道,占地規模自然不小,位於城外,四周都有官兵把守。
趙春生三人在官兵的帶領下,一路暢通無阻,也大致領略了一番官塾風貌。
占地廣袤,五臟俱全,可以看見隨處席地而坐的學子研讀文章,有男女紮堆兒談論治學之道,也有閒庭散步的先生夫子望向那些高談闊論,沉浸文海的學子們欣慰之意溢於言表。
雖是官塾,可比之一座學宮都不為過。
可見碎葉城的官老爺在這砸下不少心血。
大慶並不禁止女子習文為官,隻要想學,通過考試都行。
官塾內還有學舍,隻要每年按照規定交付銀兩就可留在學塾內居住。
米月和禹秀薇的小考,有官衙幫襯很快便舉行。
雖說寇脊軒給官衙這邊交代的是減少束修,保護二人求學期間不受外力乾擾。
可說是這麼說,官衙這邊理解起來,那就是大開方便之門唄!
連一位超脫於世的地仙都開口了,若隻是為了這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兒,說出去估計都沒人信。
如果不是寇脊軒一再強調二人以後能否走上仕途全看他們自身,估計縣太爺都想書信一份遞交朝廷,讀書?還需要讀嗎?一位地仙的麵子,直接給官位都成。
這場小考實際上也就是走過場,結果都一樣。
不過等考核結束,幾位負責點評考卷內容的先生夫子有些意外。
米月的考卷隻能說馬馬虎虎得個良字,算是合格。
但禹秀薇的考卷上,四位先生夫子看過之後都在上邊用朱砂打上了優字。
其中負責主考的夫子撚須而笑,同時心底鬆了口氣。
他還真怕眼前兩個孩子是些個平庸之輩,若連跨入門檻兒的資格都沒有,日後教課授業,估計不少教書先生都會心累。而且若是學得不好,或是沒能通過日後的童試,官衙那邊可不好交代。
現在看來,這些擔心倒是多餘了些,少女先不去說,那些朱紅大字就能代表一切,那少年雖隻得個良字,觀其字裡行間的獨道理解雖與正統科舉脈絡不合,可終究還能算是可造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