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在朱高熾與朱瞻基之間徘徊,最終定格在年輕的朱瞻基身上,久久凝視。
“皇爺爺……”朱瞻基被看得心中發毛。
“那老和尚究竟說了什麼?”朱棣突然發問。
朱瞻基搖頭,一臉茫然,他同樣不知姚廣孝所言何事。
朱高熾也望向兒子,心中暗想,難道此事與瞻基有關?
朱棣沉聲道:“十年前,我剛攻下應天,便讓姚廣孝測算國運,他直到今日才透露,說將來有一天,你也會對朱家人下手!”
朱瞻基聞言,臉上露出驚恐之色,這是他從未預料到的,姚廣孝竟會如此預言。
一旁的朱高熾亦是驚恐不已。
他兒子竟意圖對朱家人下手?
這怎可能?
他望向朱瞻基。
朱瞻基正竭力搖頭。
“不會的,爺爺,絕不可能!”
他滿臉否認。
他堅信,此事絕無可能,更不會加害朱家人!
朱瞻基跪著懇求:“皇爺爺,彆信那老和尚胡言,後定不會傷害朱家人的!”
朱棣麵色變幻莫測。
他眼神閃爍,望向兒子,又望向孫子。
他長歎一口氣。
“我不該問他的!”
“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開口!”
朱瞻基急忙表態:“爺爺,我不會傷害親人的!”
“信我!”
朱棣撫摸著孫子的臉龐。
朱高熾偷偷瞄向父親。
此事定不簡單。
父親也不可能僅憑朱瞻基一麵之詞就相信。
果然,朱棣冷冷看向朱瞻基,淡淡問道:“你的保證?”
“我保證,絕對保證!”
朱瞻基連連點頭。
此時,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走來。
見這一幕,二人滿臉困惑。
剛來就碰上好戲?
二人對視一眼,皆不明所以。
“你們來得正好!”
“都跪下!”
朱棣沉聲道。
二子跪下。
朱棣眼神一閃,怒吼:“老四呢?他為何沒來?去哪了?”
一錦衣衛回道:“太子殿下去接貴人了,還未歸!”
朱棣眼神閃爍,喃喃:“什麼貴人?”
外麵的錦衣衛遲疑片刻,無言以對,因為他們同樣不清楚那位貴人的真實身份。
“都走吧!統統離開!”老爺子怒喝道。
眾人驚恐萬分,連忙逃離了奉天殿。
朱棣望著眼前的幾個兒子,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姚廣孝的話語再次浮現腦海,令他難以釋懷。
他最不能容忍的,便是後代步其後塵,尤其是效仿他那殘害親人的行徑。這對他來說是無法接受的現實,也是他最深惡痛絕之事。
因此,他堅定地要求:“你們發誓,此生絕不染指兄弟之血!”
三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均愣住了,他們深知老爺子話中的分量。
朱棣的目光落在長子身上,深情地凝望。
“老大,想當年,我帶著老二和老三征戰天下。順天府遭黃子澄攻打時,隻有你孤身守城半年,為父解除了後顧之憂。”朱棣撫摸著大兒子的臉龐,眼中閃爍著淚光。
“你仁愛治國,心係百姓,為父銘記於心。”
“有時罵你,實則希望你能超越為父。”
“記得你出生時,正值戰亂,我聽聞喜訊,高興得痛飲一壺,淚流滿麵。老大,你最不易啊!”
他輕撫著長子的臉頰。
“爹……”朱高熾的淚水滑落。
“爹知道,你受了委屈。”朱高熾哭得像個孩子。
隨後,朱棣的目光轉向朱高煦,緩緩開口:
“老二,你自小便隨我上陣殺敵,那時你連馬鐙都夠不著。”
“你需赤身,方能知曉每一道疤痕,源於何年何戰!”
“共有三十七道刀痕,十六處劍創!”
朱高煦身軀微顫。
“我對你每位療傷醫師,皆予以升遷,唯恐他們怠慢了吾兒!”
朱棣輕拍兒子臉頰,滿眼疼惜。
朱高煦無言以對。
朱棣轉視老三,那位掌管北鎮撫司的王爺。
“老三,你不及兩位兄長之能!”
“但你心思細膩,你出征時,皇上諸子安然無恙,何人能為朱家舍命奮戰?”
“你步履之聲,我聞之即辨!”
“你腿負劍傷,日後助你大哥!”
“彆鬨了,可好?”
朱高燧淚光閃爍,點頭回應。
“明白了……”
朱棣再望朱瞻基,長歎一聲。
他凝視著孫子,手掐其頸。
“這小子,處處似我!”
“若非姓朱,今日便斃於他!”
朱瞻基淚下。
在場眾人皆泣,朱棣的情感極具感染力。
朱棣複又長歎。
“吾輩之事已畢!”
“爾等勿再生事,勿再折騰!”
“皆要安好!”
“望史書能記上一筆!”
“我朱棣為惡人!”
“但兒孫皆為善人!”
諸子及孫,連忙跪下。
“即便他日我墮入地獄,亦心滿意足!”
“爾等可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諸子及孫,紛紛點頭。
朱棣仍覺不安。
“爾等立誓!”
“今日,當吾麵立誓!”
言罷,尋得一物,遞予眾人。
朱瞻基最為踴躍,劃破手指,血入碗中。
隨後是老大、老二、老三。
唯獨老四缺席。
老四外出,至今未歸,老爺子亦未曾提及。
“天地鬼神見證!”
“吾之子孫,竟對朱家後人痛下!”
“願老天令他早逝!”
“!”
眾子齊聲咒罵,就連長孫朱瞻基也聲音響亮。
隨後,眾人相繼離去,奉天殿空留朱棣一人。
他靜候老四歸來。
“老四仍未歸?”
朱棣突然發問。
“這……”
小鼻涕走近,搖頭回應。
“回皇上,他尚未歸來!”
小鼻涕連忙如實稟報,不敢有絲毫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