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朱瞻基在曆史上曾對二叔下手,朱棣雖知二叔有錯在先,但仍對朱瞻基的行為感到震驚。
不過,如今曆史已改,他對家人的重視依舊不變。
朱瞻基神色堅定:“皇爺爺放心,我絕不會對至親下手。”
他心中明白爺爺對此事的在意,於是重重跪下,磕頭保證:“我向爺爺發誓,絕不會發生那樣的事!”
朱棣臉色稍緩,揮了揮手:“記住你的誓言就好。”
朱瞻基起身,依偎在爺爺身旁。
“另外,有件事得告訴你,鄭和不久後將歸來。”朱棣說道。
“哦?真的嗎?”朱瞻基驚訝地問。
“千真萬確,眾多王國與民眾搭乘他的船隻返回,此番歸來,必定又是一番忙碌。”朱棣回應。
“太好了,我許久未見鄭和,此次歸來定要與他共飲!”朱瞻基笑著點頭。
“好了,你現在年幼,不宜多飲。”朱棣搖了搖頭。
但很快,他似乎想起了什麼。
“對了,有件事需問你,關於建文的調查進展如何?”朱棣突然問道。
對他而言,建文之事最為掛心,建文的下落也讓他耿耿於懷。
無論外界如何評價建文,他是真的想知道。
有人稱他為篡位者,有人指他奪侄子皇位。
每當夜深人靜,他總會想起父親朱元璋,仿佛父親總在質問他:
“棣兒,為何要奪你侄子的皇位?”
每次想到這句話,朱棣都會被驚醒。
他最懼怕的就是朱元璋。
有時夢中,父親質問他;有時,父親持刀欲砍他。
眾人皆稱他為篡位者,得位不正。
但古往今來,誰又有他這般成就?
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他不曾後悔,以後也不會。
若時光倒流,他仍會如此抉擇。
當年若非建文相逼,他也不至於急於行動。
如今若能找到建文,他真想與他促膝長談。
大明江山在他手中繁榮,他自認做得比建文好千百倍。
因此,他渴望見到建文,讓他明白這一切。
朱瞻基心知肚明,對這位皇爺爺了如指掌。
“爺爺請寬心,我已派人追查,建文的行蹤不久便能揭曉!”
朱瞻基語氣堅定。
“有你這話,我便安心了。”
朱棣微笑頷首。
他輕輕擺手。
“去吧,彆陪我這老頭子了,你有你的事務要處理。”
朱棣淡然說道。
“不,我就想陪陪皇爺爺!”
“我哪也不去!”
朱瞻基撒嬌道,臉上洋溢著笑容。
“你這小子,何時變得如此粘人?”
朱棣笑罵,語氣中帶著寵溺。
“好了,快回去吧,鄭和也快回來了,你也準備準備。”
朱棣再次微笑說道。
朱瞻基笑著點頭,隨即離開了奉天殿。
步出大殿,他心中泛起漣漪,腦海中回響著爺爺的話。
爺爺讓他向四叔學習,否則不會有此成就。
此時,幾名錦衣衛走近。
朱瞻基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老爺子正在休息,小聲點,跟我來。”
他緩緩前行,錦衣衛緊隨其後。
“建文的同夥去向可有線索?”
朱瞻基問道,目光掃過錦衣衛。
錦衣衛們沉默片刻,相互對視。
朱瞻基麵色微沉。
“到底何事?”
他皺起眉頭。
皇爺爺交代的任務,若此刻斷了線索,將錯失良機。
錦衣衛麵露難色:“他們離開應天城後似人間蒸發,我等未能尋得!”
朱瞻基麵色驟沉。
他掃視眾錦衣衛,怒氣不言而喻。
“身為錦衣衛,世間豈有你們追蹤不得之人?如今這是何狀?竟尋他無果?”
朱瞻基神色不悅,怒氣顯然。
“太孫息怒,我等即刻去查!”
眾人跪拜,急聲。
“不惜一切代價,務必查出!”朱瞻基淡言。
他語畢,四周頓陷沉寂。
錦衣衛點頭欲去,卻被朱瞻基喚住。
“此等人定是有備,察覺我等追蹤,故隱匿行蹤!”
“此刻再查,恐難覓其蹤跡!”
朱瞻基大笑:“但我信他們不會憑空消失,若我所料不差,定會再現!”
“而你們……”
他望向錦衣衛。
“唯一要做之事便是……”
錦衣衛麵麵相覷,皆望向太孫。
“望太孫明示!”他們齊聲請示。
“唯一要做之事,便是守株待兔!”
“在應天城外潛伏,不可暴露身份,我料他們定會再現!”朱瞻基淡笑。
“尤其是年底,你們更需警惕,此時他們或會趁機潛入應天城!”
朱瞻基麵色可怖。
“切記,此次不可再失手!”
言及此處,他語氣一頓。
他話落,周遭氣氛愈發沉寂。
錦衣衛們鄭重地點頭,隨即行動起來。
朱瞻基的這番舉動,自然也吸引了漢王與的注意。
喜歡四合院:取妻何雨水,秦淮如哭了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取妻何雨水,秦淮如哭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