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訓完了孫悟空,便轉向蓮台之上的燃燈古佛,雙手合十,深深一揖。
“古佛恕罪。貧僧這劣徒,生性頑劣,野性難馴,縱然已證得佛果,這口無遮攔的毛病,卻還是改不掉。他方才言語衝撞,還望古佛海涵,莫要與他計較。”
燃燈見台階終於來了,鬆了口氣。
“到底是金蟬子,明事理,知進退。”
然而,唐三藏並未接他這茬。
他不疾不徐地又行了一禮,緩緩道:
“古佛謬讚。金蟬子乃前世之因,貧僧今世之果。”
“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古佛是過去佛,當知過去之我,非今日之我。貧僧如今的法號,是旃檀功德佛。”
一句話,跟燃燈劃清了界限。
咱倆沒那麼熟。
更重要的是,這是燃燈之前用來撇清自己和闡教關係的話。
這一下,等於回旋鏢又在他臉上抽了幾下。
燃燈嘴角抽了抽,最終還是決定不與他計較,轉而再看向孫悟空。
“鬥戰勝佛。”
“西行取經,乃是你師徒的功果,亦是我佛門東傳的大事。”
“其中種種,早已塵埃落定,功過是非,自有世尊如來評說,自有三界眾生論斷。不勞你今日在此處,舊事重提。”
他這話,便是不接孫悟空的茬,直接將此事輕輕地揭了過去。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目光如炬,掃過在場眾仙。
“今日,我等齊聚這斬仙台,是奉玉皇大天尊之聖旨,行三界之公議,為的,是審這陸凡觸犯天條,濫殺我佛門僧眾的前因後果!非是讓爾等在此閒談故舊,論我佛門的是非長短!”
這一番話,說得是又重又硬,全無方才那般春風化雨的姿態,反倒透出幾分闡教副教主當年的威勢來。
“三壇海會大神。”
哪吒正看得出神,冷不防被點了名,心頭一凜,連忙躬身應道:“古佛有何吩咐?”
燃燈古佛徐徐說道:“今日乃天庭公審,審的是陸凡觸犯天條之罪,論的是他三世因果之源。此乃三界矚目之大事,非是閒話家常之所。”
“方才種種,皆是陳年舊事,與今日公案無涉。時辰不早,莫要再因這些閒言碎語,耽擱了正事。”
說罷,他便重新合上了雙眼,垂眸端坐,寶相莊嚴,再不言語。
好一個強硬的轉圜!
眾仙見狀,心中皆是雪亮。
這便是輸了理,不輸勢。
古佛這是辯不過那猴頭,便乾脆不辯了,直接用身份與這公審的規矩,將話題給壓了下去。
雖然失了些顏麵,卻也及時止住了這場風波,不至於讓佛門的臉麵,被那猴子剝得更難看。
他們心裡頭雖覺得這燃燈古佛行事未免太過霸道,可他話也說得在理。
今日畢竟是公審,總不能真個將這斬仙台,變成論那西天取經舊事的茶話會。
於是,眾仙紛紛收斂了神情,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再不敢交頭接耳。
孫悟空見他這般,撇了撇嘴,眼中閃過幾分笑意。
曉得這老和尚是急了眼,要耍賴了。
他也並不追著不放。
他今日的目的,本就不是要與佛門撕破臉皮,隻是要挫一挫他們的銳氣,讓他們曉得,他孫悟空的師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如今,話已說到,理已辨明,燃燈吃了這個啞巴虧,他心裡頭已是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