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四家的說的就是萬福和萬貴到處找閨女,把錢財都花光的事。
萬喜家的萬秋倒是沒跑,但是失去了錦鯉運的她,運氣也變得差了很多,平時經常受傷。
傷的倒是都不嚴重,劃個口子,撞個大包都是常事。
偶爾也會連累挨在她身邊的人跟著受傷。
農家誰家也受不了家裡天天都有這麼一個隨時可能爆雷的存在。
萬喜已經考慮給萬秋找個遠一點的婆家把她嫁出去了。
其實萬秋的黴運和錦鯉運一樣,隻要她的日子好上一些,這個黴運漸漸也就消失了。
雖然不能有錦鯉運那麼好的運氣了,但是變成正常人還是可以的。
這就要看萬喜到底能給萬秋找個什麼樣的人家了。
馮二丫這次回來,再一次拒絕了萬家三兄弟。
萬貴和萬喜應該是徹底從能借著老娘飛黃騰達的美夢中,清醒了過來。
已經開始認真學著做編織了,有編不好的,也會主動找人問。
知道馮二丫不待見他們,他們這次沒再往前湊,隻不過萬武還是每天雷打不動的過來。
給馮二丫乾乾活,之後就安安靜靜的在一邊編東西,編不好的就會找馮二丫問問。
馮二丫自己在編織竹畫,也教了萬武一些編織竹畫的技巧。
原主在記憶中對這幾個兒子的情緒最主要還是失望,馮二丫也沒必要把原主的兒子逼上死路。
親娘再怎麼對兒子失望,也不會願意彆人把自己的孩子往死裡整治的。
對這個孫子,原主還是很有好感的。
馮二丫不介意多釋放一些善意,讓原主的血脈能有這麼一個成才的。
萬福一家看樣子還是打算去京都找萬春,來問過一次馮二丫,在京都有沒有萬春的消息。
馮二丫也沒有隱瞞,把和三皇子的對話給複述了一遍。
看著萬福一家三口欣喜若狂的樣子,馮二丫什麼也沒多說。
要不要去是他們自己的事,馮二丫是一點都不會管的。
轉眼間科考就結束了。
村裡的孩子們也算爭氣,這次下場,馮家幾個孩子都考上了秀才,舉人打算等下一屆再考,能更有把握。
村裡的孩子們也都不錯,考上了三個童生,兩個秀才。
這還是這麼多年來,柳河村第一次出現這麼多有功名的人。
這一天報喜的敲鑼聲,響遍了整個村子,村裡自是又一番慶祝。
這次擺宴席的時候不光知縣來了,就連知府也帶著人過來了。
他們主要看的還是馮二丫這個二品育農夫人的麵子。
馮二丫雖然沒有實權,但是隻要百姓還在用棉花,馮二丫的功勞就抹不掉,會一直受朝廷禮遇。
族長和裡正這一天都紅光滿麵,招待著各處來客。
馮二丫隻作為吉祥物,和知縣還有知府的夫人聊聊天,接待一些有身份得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