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啟程回京的時候,不光馮慶有一家跟著,村裡那兩個考上秀才的孩子也都跟著一起,他們打算去京都書院讀書。
那裡的先生對時事和朝廷動向把握更精準,舉人和進士的考試內容,主要還是時事和朝廷即將要辦的政事。
他們都打算等下一屆和馮家兄弟一起參加科舉。
臨分彆的時候,胡四家的和李木頭家的,抱著馮二丫怎麼都不願意鬆手。
胡四家的哭唧唧:“大山家的,這一分彆,這輩子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見上麵了,我舍不得你啊。”
李木頭家的也抹著眼淚,“大山家的,你一定要常叫人捎信兒回來啊,看不見人,能看到信,知道你的消息也是好的啊。”
胡四家的帶著哭腔還不忘了反駁抬杠。
“寫信你還能看懂嗎,說的像是你認字兒一樣。”
李木頭家的也不甘示弱。
“看不懂我還不能叫人給我讀了,你個老貨一天不和我拌嘴你難受是不是。”
馮二丫被這倆老活寶逗的哭笑不得。
“行了行了,我又不是不回來了,再說你們年紀也都不算大,去京都看我又不是走不動道,乾嘛弄的這麼生離死彆的。
和村裡的商隊一起去,等玩夠了再和商隊一起回來,多大個事啊,都彆哭了。”
幾個老太太說是老太太,那是按照在古代來說的。
其實現在年紀最大的李木頭家的,也剛五十三歲,在現代還沒到退休年齡呢。
這幾年村裡生活條件好,吃的好,營養上也跟上了,一個個雖然活不了長命百歲,但是七八十歲上還是不成問題的。
胡四家的和李木頭家的一聽馮二丫的話,對視了一眼,是啊,可不就是這麼回事嗎。
她們還沒去過京都呢,剛好跟著大山家的去見見世麵。
兩個老太太直接爬上了馮二丫的馬車,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兩家的老伴和孩子都被他們弄的愣在原地,都不知道該怎麼反應才好。
最後兩個老太太怎麼也不肯下車回去,兩家老伴隻能也跟著車隊一起出發。
孩子們隻來得及給收拾了兩件換洗的衣服,倒是銀子帶的足足的。
車隊浩浩蕩蕩的出發,每到一處城池,胡四家的和李木頭家的像是兩個小姑娘一樣興奮,拉著馮二丫到處逛。
他們的老伴就跟在身後,看著老太太的同時,也不忘了看看各個城池的不同之處。
村裡這些年在不少地方都開了商鋪,前幾年隻要認字的全部被派到各個店鋪做小二。
店鋪的成立,也是為了方便商隊。
假如商隊這一次在其它城池買回來的貨品現在行情不好,就可以放在店鋪裡麵慢慢等價錢上來了再開始賣。
走商的人到了這些有店鋪的地方,也能歇歇腳,休整一下。
胡四家的和李木頭家的,每家就有一個孩子在商鋪裡當管事。
這次到的城池,就是李木頭家的小兒子所在的地方。
老太太看了看孩子,把住的地方和平時的一日三餐都關心了一遍,發現哪哪都挺好。
第二天早上,老太太就憋不住了,問馮二丫:“大山家的,這座城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咱們今天怎麼個計劃。”
喜歡睡覺就穿書,世界瘋了嗎請大家收藏:()睡覺就穿書,世界瘋了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