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一個好覺的蘇浩澤在第二天的上午準時到了比賽的現場。
按照主辦方的要求進行了簡單的著裝整理後,他進入到了內場區域。
那裡已經有主持人正對著攝像機進行直播介紹。
這次的複賽是采用現場跟網絡直播同步進行。
“各位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這裡是第二十七屆全國廚師大賽的複賽現場。”
“今天的複賽分為兩個環節。首先是初賽作品的一個現場展示操作,重新做一遍參加初賽的糕點,由評委們進行點評。這部分主要是為了再次確認之前環節的公平公正。通過香氣跟味道再次進行一個打分,會計入到參賽選手的總成績裡。”
“第二部分則是由選手抽取新的主題製作糕點,用十分鐘的時間思考然後寫下需要製作糕點所需的食材,由工作人員進行提供。”
“期間會隨機抽取現場的部分觀眾進行對初賽作品的糕點品嘗,同樣會計入總成績。”
“之後就是選手製作新主題的糕點,由專家評委現場品嘗點評,取前五名進入決賽。”
這些細則蘇浩澤之前就已經看過來,之所以還有一道評委跟觀眾品嘗複核初賽作品的流程,主要還是因為網絡投票的差異太大。
有些人反應覺得這樣不太公平。
所以在複賽的時候,更新了推薦規則。
加上了現場觀眾的品嘗打分。
這一點蘇浩澤在來之前就從陳政輝那裡得知了具體的情況。
對此他無所謂。
他對自己做的糕點充滿了信心。
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
網絡直播這塊相關的賬號還有博文都已經發了推送。
湧入了不少觀眾前來。
【時間過得真快,感覺一眨眼就到了下一屆。上一屆的早點主題大賽我還印象深刻呢。尤其是甜豆花跟鹹豆花,吵翻天了。這次的糕點大賽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我挺期待的。】
【我怎麼感覺這一屆進入複賽的新麵孔有點多,對眼睛蠻友好的。不再總是那些“老人家”,多來點新鮮麵孔看著也舒服啊。】
【每次都是這個時間點,能不能考慮一下打工人的心情。每次想看都要偷偷摸摸的跑外麵,數據流量不要錢啊。要不是衝著這口吃的,我才不進來呢。】
【哇,我看到了蘇氏的老板!這一身穿的真帥,就是距離太遠,不能近距離欣賞。不過這次蘇氏居然沒有發通知,我估計沒多少人知道複賽開始了。我得去某博上吼一嗓子,讓大家都過來替蘇氏加油打氣。】
【期待期待,好奇最好吃的中式糕點會是哪個。】
以往蘇氏的網友粉絲們都習慣了刷手機等著蘇氏的通知,這次居然沒有。
還是有蘇氏的粉絲無意中刷到了複賽的直播間,趕緊跑過來蹲著。
蹲了一會才發現好像沒什麼人知道,連彈幕裡提起蘇氏的都沒幾個。
完全不像之前初賽拉票時那樣熱鬨。
不行,必須要給蘇氏把場子撐起來。
當即就有幾個蘇氏的網友粉絲跑到某博上去吆喝。
很快就有其他人注意到了蘇氏官方賬號下麵的最新評論。
清一色都在說複賽開始了,趕緊過來支持觀看蘇氏的比賽。
這麼一喊,真來了不少人。
多數人在初賽投票結束之後,就等著看複賽。
結果等著等著就忘了。
現在趕過來一看,複賽已經開始了一小會。
主持人已經念完了參加複賽選手的名字,選手們也都挨個入場了。
二十張方形桌子的麵前,都站著一名參賽選手。
每個人都在各自忙活著。
評委們則坐在評委席上看著,偶爾轉頭跟身邊的人聊上幾句。
臉上都帶著笑意。
“救救救,我居然忘了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可真該死啊!讓我來瞧瞧蘇氏是在哪邊的鏡頭。”
“還好還好趕上了,還來得及。看起來是才開始,沒有錯過真好。”
“朋友們,蘇氏的鏡頭在b區7號,大家千萬彆走錯地方了。”
“嘿嘿嘿,蘇氏勇敢衝,蘇粉永相隨!”
“蘇老板已經開始剝螃蟹了?有一說一剝螃蟹的動作真的是行雲流水,看著都叫人覺得賞心悅目。突然有些羨慕在現場的觀眾們,等會就能品嘗到蘇老板做的新鮮出鍋的糕點。”
在場的選手都是在競爭激烈的初賽中殺出來的。
三百多個參賽者,隻有二十個人進入了複賽。
一個個都是精英,做起糕點來都充滿了自信。
除了專屬去見的鏡頭之外,直播間還有三個一直在遊移的鏡頭,從左往右,從上到下,還有掃向評委席跟觀眾區的。
如此反複循環,給直播間的觀眾們提供了更多的視角來觀看比賽。
兩個小時後,二十位選手做好了初賽的糕點,被服務員端到了評委席邊。
評委挨個品嘗了一遍,每嘗到一種就會小聲地討論兩句,然後給出點評。
說明一下之前初賽打分的想法是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細心的網友發現,品嘗的順序是被打亂的,也就是誰也不知道第一個被品嘗的是誰的糕點,最後一個被品嘗的又是誰的糕點。
混亂的順序之下,隻有評委們互相對視點頭微笑,完全看不出更具體的信息。
蘇浩澤坐在選手席上安靜地等候著點評。
就聽到坐在最中間的評委,也就是全國廚師協會的會長點評道:“茯苓芡實糕裡麵的茯苓跟芡實在中醫中常被視為具有健脾養胃、祛濕等功效。而且自帶一股清香甘甜的口感,加入糯米之後又多了一絲回彈。
“糕體細膩綿滑,入口即化,軟糯而不失嚼勁。本身就是一道極好的中式糕點。再加上這位選手大膽創新,給這個糕點加入了內餡。味道變得更加的豐富。”
“不管是新鮮草莓做的酸甜餡,還是螃蟹做的鹹口餡,味道都各有千秋。沒有搶走茯苓芡實糕原本的風味,而是在這個基礎上又添了一些色彩。”
“造型上也是花了心思,用了吉祥的花紋作為裝飾點綴,沒有過於花裡胡哨。對於創意的這個尺度,把握的很好。”
“用果蔬粉來染色,這一點考慮到了挺巧思的。可謂是承上啟下,把健康養生這個點貫穿了整個糕點。”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傳統糕點全手工製作是一件很複雜很難搞的事情,故而普通大眾難以參與進來。這一點跟製作過程中的步驟過於複雜有關係。但是在這道糕點的身上,我就看到了一個最簡單的工序蒸。這是很多人都經常會使用的一道工序,基本上家家戶戶隻要有鍋就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