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小廚房裡。
空氣中有淡淡的甜香和一絲若有似無的藥材辛香。
長桌上,一字排開七八個白瓷小碟,裡麵盛放著顏色深淺不一、形態也略有差異的桂圓乾肉。
徐嬌戴著一次性手套,正將最後一份樣品分到碟中,動作輕緩而精準。
蘇浩澤站在桌旁,目光沉靜地掃過所有樣品,神情專注得像是在審視一件件藝術品。
“開始吧。”他聲音平和。
徐嬌點頭,遞給他一杯清水。
兩人像品鑒葡萄酒一般,先拿起碟子,細細嗅聞每一份桂圓肉的乾香。
有的甜膩霸道,有的清香含蓄,有的則帶一絲不易察覺的陳氣。
“三號,乾香最醇厚,甜感自然。”蘇浩澤輕聲評價,用筆在旁邊的記錄板上做了個標記。
接著是品嘗。
他們用小鑷子取一小塊放入口中,細細咀嚼,感受其本身的甜度和肉質。
“七號甜度最高,但肉質偏軟爛,缺乏嚼勁。”
“五號甜味乾淨,但香氣弱了些。”
“一號……似乎有極輕微的煙熏味,不確定是工藝還是儲存帶來的。”
整個過程安靜而高效,隻有細微的咀嚼聲和偶爾簡短的交流。
每嘗完一種,他們都用清水漱口,確保味覺歸零,不影響下一種的判斷。
初步盲測結束,蘇浩澤的目光落在被標記為“二號”和“四號”的樣品上。
“二號和四號,綜合表現最平衡。”他頓了頓,用手指輕輕點了點記錄板,“但還不夠。”
徐嬌抬頭看他,等待下文。
“二號的甜度很正,但煮後風味流失似乎多了點。四號的口感韌度很好,但前端的乾香比二號弱了一分。”
蘇浩澤的眼神裡沒有絲毫妥協,“我們需要找到乾香、甜度、煮後形態和口感都達到九十分以上的選手,而不是兩項八十五分,兩項九十分。”
他看向徐嬌,語氣認真卻並不緊迫:“你再找找。聯係其他產區,或者問問那些有自己晾曬傳統的老師傅。不一定非要最大的,但要找到風味最濃縮、最極致的。這件事不急,我們慢慢找,但一定要找到最好的。”
徐嬌沒有絲毫猶豫,利落地點頭:“明白。我下午就擴大篩選範圍。”
她完全理解並認同蘇浩澤的堅持,這正是蘇氏立足的根本。
這時,旁邊的小電磁爐上,一個小砂鍋正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裡麵是試驗中的橘皮豬肉酥餡料,濃鬱的肉香中夾雜著一絲清新的橘皮香氣,巧妙地化解了油膩感。
“橘皮豬肉酥的測試樣本好了。”徐嬌提醒道。
蘇浩澤舀起一小勺,吹涼後送入口中,仔細品味。
肉質酥鬆,鹹甜適中,而那一點點橘皮末的加入,果然是神來之筆,讓風味層次瞬間豐富立體起來。
“這個思路確實新穎。”蘇浩澤眼中露出讚賞,“橘皮的品種和乾燥程度是關鍵。目前的版本,橘皮的微苦尾韻稍微明顯了一點,可以試試用糖漬橘皮或者陳年陳皮來平衡一下。”
“好的,我記下了。”徐嬌立刻在平板電腦上記錄下調整方向。
......
傍晚,蕭明明盤腿坐在客廳的地毯上,抱著平板電腦,沒有再去看最新一期的直播,而是專門翻出了蘇浩澤早期的一些直播教學合集。
屏幕上,蘇浩澤在教大家如何製作美味的食物時,還會加入一些有趣的對比。
不同時間下靜置的茶水、不同搭配下的水果風味......
蕭明明看得逐漸入了迷。
小腦袋瓜裡以前從未接觸過如此奇妙的想法。
原來食物可以是不固定的,它們能通過組合創造出全新的體驗!
屏幕的光映在蕭明明專注的小臉上,他的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要將那些奇妙的組合公式刻進腦子裡。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地毯上劃拉著,模仿著蘇浩澤攪拌的動作,完全沉浸其中。
突然,屏幕跳轉到一期水果茶的製作。上麵有網友的彈幕彈出來,其中有一條引起了蕭明明的注意。
【水果茶裡加入海鹽跟巧克力,味道其實也很不錯,如果喜歡堅果的,還能再加點腰果進去。】
與此同時平板裡剛好播放到蘇浩澤的聲音,有時候,打破常規的組合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鹹味能提升甜味的層次,油脂的香脆能與絲滑的口感形成有趣的對比......”
這話說的溫和卻特彆富有感染力。
像一道閃電擊中了蕭明明!
“打破常規的組合!”
“意想不到的驚喜!”
“鹹味提升甜味!”
這些詞語在他小小的腦海裡炸開,瞬間和他所有天馬行空的想法連接在了一起!
他感覺自己領悟了秘訣!
一個清晰無比、熾熱到無法抑製的念頭在他心裡爆發。
他也要創造這種“意想不到的驚喜”!
而且要做一個超級大的驚喜!
他猛地從地毯上爬起來,眼睛亮得驚人,像個小忍者一樣溜進廚房。他環顧四周,確認媽媽還沒回來,爸爸在書房,哥哥姐姐房門緊閉。奶奶在客廳打瞌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是現在!”他小聲又興奮地對自己說。
這一次,他的目標非常明確。
他要極致地複製那種“鹹與甜”、“脆與滑”的驚喜碰撞!
用他心目中“最頂級”、“最厲害”的食材!
蕭明明打開冰箱和食品櫃,目光開始來回搜尋
“絲滑的巔峰!必須是它!”
他選擇了最大盒的香草冰淇淋,比牛奶更絲滑更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