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河穀,官道逐漸抬升,地貌也從開闊的平原過渡為起伏的丘陵。植被愈發豐茂,空氣中開始摻雜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清雅而獨特的草木芬芳。柳清禾告訴徐淩宇,這是雲州特有的“墨竹”散發的氣息,其竹堅韌,其葉蘊含一絲微弱靈氣,常被讀書人製成竹簡或用於製墨,故有此名。墨竹林的增多,便是接近雲州地界最顯著的標誌。
旅途的節奏在悄然變化。徐淩宇不再像初時那樣對一切都充滿驚奇地大呼小叫,他的興奮沉澱下來,化為一種更深沉的好奇與觀察。他會指著路邊一叢形態奇特的墨竹,詢問柳清禾它的特性;會在夕陽西下時,安靜地坐在篝火旁,翻看《清心訣》,嘗試理解那些拗口文字背後的意境,偶爾會抬頭問柳清禾一個關於“心靜”或“感應”的問題。龍輝的警戒依舊,但那份緊繃感已大為緩和。他不再時刻將手按在刀柄上,在柳清禾晨讀、徐淩宇“陪讀”時,他更多的時間是盤膝調息,或是在附近演練一套沉穩厚重的拳法,拳風激蕩,與周遭的清風竹影形成奇異的和諧。三人之間,一種無需多言的默契在沉澱。
這一日,他們翻過最後一道較高的山梁。站在山脊上,視野豁然開朗。眼前不再是連綿的山丘,而是一片更為廣袤、地勢相對平緩的盆地。盆地的遠方,暮靄沉沉之中,隱約可見一座巨城的輪廓巍然矗立!其規模遠超鐵岩衛城,城牆的線條在暮色中顯得柔和而恢弘,仿佛一頭沉睡的巨獸,散發著古老而博大的氣息。無數燈火如同星辰般在城市各處點亮,彙聚成一片朦朧的光海,與即將沉入地平線的夕陽餘暉交相輝映。
“看!那裡!”徐淩宇指著遠方那片燈火,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激動,“那就是雲州城嗎?柳大哥!”
柳清禾勒住馬韁,凝望著那片光海,清俊的臉上也浮現出由衷的感慨與一絲近鄉情怯般的複雜:“不錯,那便是雲州城,三十六城之一,天下讀書人心中的聖地——半月城。
“半月城?”龍輝濃眉微挑,這個名字他聽師父提起過,“就是那座……”
“嗯,”柳清禾點頭,語氣帶著敬意,“天下三十六城中,唯一一座完全由女子修士駐守與治理的城池。也是陣法一道的至高殿堂。”他遙指那燈火通明的巨城,“你們看那城池的輪廓,是否如同一彎新月,依偎在它旁邊的巨大湖泊——攬月湖之畔?這便是‘半月城’名字的由來。”
夕陽終於沉入西山,天地間最後的光明被迅速抽離。然而,黑暗並未完全降臨。一輪近乎完美的、碩大而皎潔的銀盤,悄然躍出東方低垂的山巒,將清冷而純淨的光輝灑向人間!
明月升空,瞬間成為了天地間的主角。
暮色中的雲州盆地,在月華傾瀉之下,褪去了朦朧的麵紗,展現出清晰而壯美的輪廓。起伏的原野披上了一層流動的水銀,墨竹林在月光下搖曳,葉片反射著點點銀輝,宛如星河流淌。遠處的攬月湖,更是在月光下化作一麵巨大的、波光粼粼的銀鏡,倒映著天上那輪明月和半月城璀璨的燈火,虛實交錯,美得令人窒息。
“好……好大的月亮!”徐淩宇仰著頭,看得呆了。他從未見過如此清晰、如此巨大、如此貼近人間的明月。它仿佛觸手可及,清輝如水,溫柔地包裹著大地,也包裹著山脊上駐足的三人三騎。
月光下,一切都變得不同。
白日的喧囂與塵土仿佛被徹底洗去。空氣清冽得如同山泉,每一次呼吸都帶著草木與泥土被月光浸染後的清甜。萬籟俱寂,隻有偶爾幾聲夜鳥的清啼劃過夜空,更添空靈。風也似乎變得格外溫柔,帶著月光的微涼,徐徐拂過麵頰,如同最細膩的絲綢。
這月光,似乎擁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不僅僅照亮了前路,更仿佛能照進人的心底。
徐淩宇隻覺得心中一片澄澈空明。連日來旅途的見聞、與柳清禾的論道、對《清心訣》的思索、對師父的思念……種種紛繁複雜的念頭,在這浩蕩而純淨的月華之下,如同溪流彙入大海,漸漸沉澱、澄清。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感彌漫心間,仿佛靈魂都被這月光洗滌了一遍。他下意識地摸向懷中的《清心訣》,指尖觸碰到那溫潤的書頁,一種奇妙的感應油然而生。書中的文字,仿佛在這月光下活了過來,與他此刻寧靜空明的心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龍輝也深深吸了一口這月下的清氣。他望著遠方月光與燈火交織的半月城,心中的警惕與沉重感,在這宏大的寧靜麵前,似乎變得微不足道了。他想起師父曾說過,真正的力量,不僅在於手中的刀,更在於心中的定。這月華遍灑、天地一色的景象,讓他對“定”之一字,有了更深一層的模糊感悟。他握刀的手,不自覺地放鬆了力道,整個人似乎與這月下山脊融為了一體。
柳清禾的感受最為深刻。作為儒道雙修的讀書人,他對天地氣機的變化尤為敏感。這雲州月華,似乎蘊含著一種獨特的、溫和而博大的文華之氣。沐浴其中,他感覺自己的心神格外清明,體內溫養的浩然之氣也仿佛受到滋養,運轉得更加圓融順暢。他望著那輪明月,心中默誦著古人詠月的篇章,一股沛然之氣在胸中激蕩,幾乎要脫口吟誦而出。這明月,不僅是天象,更是天地間至清至純的“道”的顯化,是滌蕩塵慮、明心見性的無上寶鑒。
三人沉浸在這月華美景中,久久無言。徐淩宇更是盤膝坐在了山脊一塊平坦的大石上,將《清心訣》攤開放在膝頭。他並未刻意去看書,隻是閉上了眼睛,任由那純淨的月華灑落在身上,感受著那份直透心靈的寧靜與清涼。
柳清禾見狀,對龍輝做了個噤聲的手勢。龍輝會意,默默退開幾步,手按刀柄,警惕地環視著四周月光下的山野,為師弟護法。他知道,徐淩宇可能進入了一種難得的感悟狀態。
徐淩宇的心神完全沉靜下來。外界的蟲鳴、風聲,仿佛都退到了遙遠的地方。他的意念,仿佛跟隨著那無處不在的月光,緩緩流淌。月光如水,浸潤著他的四肢百骸,洗滌著經脈中微弱的真氣。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清”與“靜”。
《清心訣》開篇的文字,如同被月光點亮,清晰地浮現在心湖之上:“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過去,他隻覺得這些文字玄奧難解。此刻,在這無垠的月華籠罩下,他忽然有了一種醍醐灌頂般的明悟!
這輪明月,不就是“大道運行日月”的明證嗎?它高懸九天,無聲無息,無偏無私,將光輝遍灑人間,無論高山低穀、貴賤賢愚。此乃“無情”之大愛!它自身無形無質,隻是一團清冷的光輝,卻能照亮山河,滋養萬物,此乃“無形”之至大!它名為“月”,但“月”之一字,又怎能完全涵蓋其存在與偉力?它隻是亙古大道在蒼穹之上留下的一個印記,一個“無名”的顯化!
心念至此,徐淩宇感到自己與這天地、與這明月、與那冥冥中的“大道”,仿佛有了一絲極其微妙的聯係。他體內那原本如同涓涓細流、隻在“初學者三境”徘徊的真氣,在這月華的浸潤與心境的升華下,突然自行加速運轉起來!一絲絲精純的、帶著月華清涼氣息的天地靈氣,被他的身體本能地吸引,透過周身毛孔,緩緩彙入經脈之中。
那靈氣冰涼純淨,與他自身修煉《清心訣》產生的溫潤真氣相遇,非但沒有衝突,反而如同水乳交融,互相滋養淬煉。經脈在清涼靈氣的衝刷下,傳來細微的脹痛感,但更多的是一種被拓寬、被強化的舒暢!丹田氣海之中,那團微弱的氣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凝實、壯大!
龍輝和柳清禾都敏銳地察覺到了徐淩宇身上的變化。隻見盤坐的少年周身,隱隱有微弱的、如同月華般的清輝流轉,他的呼吸變得悠長而深沉,氣息正在穩步攀升!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因他的吐納而產生了細微的波動,一絲絲清涼的天地靈氣正向他彙聚。
“這是……要破境了?”龍輝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和難以置信。這才多久?師弟的進步速度未免太過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