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清禾眼中則流露出濃濃的讚賞與一絲了然。他輕輕頷首,低聲道:“月華淬體,心清見道。淩宇師弟於月下領悟《清心訣》真意,引動天地月華靈氣入體,洗練經脈,厚積薄發,此乃水到渠成。”
就在這時,沉浸在感悟中的徐淩宇,意識仿佛被牽引著,穿越了無垠的月華。在心靈最澄澈的深處,在那片由清輝構築的意念空間裡,一個熟悉而溫和的身影,由模糊漸漸變得清晰。
青衫道袍,麵容清臒,眼神深邃而慈愛——正是師父林青仙!
這並非實體,更像是一縷由最深的思念與此刻頓悟心境共同凝聚的意念投影。師父的身影沐浴在清冷的月華之中,顯得格外飄渺而高遠。他並未說話,隻是對著徐淩宇,露出了一個無比欣慰的笑容。那笑容中,蘊含著無儘的讚許、鼓勵與期許。
“師父……”徐淩宇在心中無聲地呼喚,一股巨大的溫暖與力量感瞬間充盈了全身。他知道,師父雖然不在身邊,但他的道,他的期望,從未遠離。這輪明月,仿佛成了師徒之間跨越時空的紐帶。
隨著這股溫暖力量的注入,徐淩宇體內那奔騰的真氣終於衝破了某個無形的關隘!
嗡!
一聲隻有他自己能聽見的輕鳴在體內響起。經脈瞬間拓寬,真氣奔流的速度陡然加快,數量與質量都提升了一個明顯的台階!丹田氣海更加穩固,那團氣旋凝實如霧,散發著溫潤而清冷並存的光澤。
初學者四境!
在雲州月華的見證下,徐淩宇終於踏入了新的境界!
他緩緩睜開眼,眸中精光一閃而逝,隨即恢複清明,卻比以往更加深邃明亮,仿佛倒映著天上的明月。他長長地、無聲地吐出一口濁氣,氣息悠長平穩,帶著一絲月華的清涼。
“師兄!柳大哥!”徐淩宇站起身,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激動和純粹的喜悅,“我……我好像突破了!”
龍輝大步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聲音帶著掩飾不住的激動和自豪:“好小子!乾得漂亮!”他能清晰地感覺到師弟身上氣息的變化,更加凝實,更加靈動。
柳清禾也走上前,溫潤的眼眸中滿是笑意,拱手道:“恭喜淩宇小兄弟!於月下頓悟,引月華入體,破境水到渠成。此乃心清見道之兆,可喜可賀!看來這雲州月華,實在是與你有緣。”
徐淩宇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感受著體內奔湧的、比以往強大了許多的力量,心中充滿了對柳清禾的感激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他抬頭望向那輪高懸的明月,隻覺得它從未如此親切,如此明亮,仿佛一盞指引前路的明燈。
月光如水,靜靜地流淌在通往雲州盆地的官道上。徐淩宇三人再次翻身上馬,踏著銀輝,向著遠方那座燈火璀璨、如新月依偎湖畔的巨城進發。
破境後的徐淩宇,感覺身輕如燕,體內真氣活潑靈動,五感也變得更加敏銳。他能清晰地聽到月光下草葉舒展的細微聲響,能聞到更遠處墨竹林散發出的、帶著書卷氣的獨特清香。胯下的馬匹似乎也感受到了騎手的輕快,步伐輕捷了許多。
龍輝策馬在側,看著師弟在月光下神采飛揚的側臉,心中感慨萬千。從青嵐山的懵懂頑童,到衛城時的悲傷封閉,再到此刻月下破境、意氣風發的少年……這一路走來,師弟的成長速度,遠超他的預料。師父若能看到,該是何等欣慰。他心中對柳清禾的最後一絲疑慮,也在徐淩宇這實實在在的進步和柳清禾真誠的祝賀中,煙消雲散。這位儒雅的書生,是友非敵。
柳清禾的心情同樣不平靜。徐淩宇的悟性與機緣,讓他驚歎。這月下頓悟,引動精純月華靈氣淬體破境,絕非尋常修士能做到。這少年身上,似乎蘊藏著某種難以言喻的潛質。他對這趟雲州之行,對接下來在半月城的見聞,以及這對師兄弟的未來,都充滿了更深的期待。
馬蹄踏碎月光,在官道上留下清脆的回響。隨著不斷前行,半月城的輪廓在視野中越來越清晰。那彎優雅的新月城牆,在月光下流轉著溫潤的玉石光澤。城中萬家燈火彙聚成的光海,與天上明月、湖中月影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空氣中彌漫的墨竹清香越發濃鬱,更隱約夾雜著一種獨特的、混合了紙墨書香與淡淡檀香的清雅氣息——那是屬於雲州,屬於半月城的獨特韻味。
風,依舊在吹拂。但此刻的風,仿佛真的帶上了柳清禾所說的“自由開闊之意”,更帶上了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文華之氣。它吹拂著三人的衣袂,也吹動著他們心中的波瀾。
“快到了。”柳清禾望著越來越近的聖城輪廓,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遊子歸鄉般的複雜情感。
徐淩宇用力點頭,眼中閃爍著興奮與好奇的光芒。龍輝握緊了韁繩,目光沉穩地掃視著前方月光下延伸的道路,以及那座在月華與燈火中靜靜等待的巨城。
明月高懸,清輝遍灑。它不僅照亮了他們腳下的歸途,也仿佛照亮了少年們心中的迷惘,滌蕩了塵埃,映照出前路的清晰輪廓。在它無言的注視下,三個來自遠方的年輕身影,正踏著銀輝,向著那座象征著學問、智慧與陣道巔峰的新月之城,堅定地行去。月光如練,鋪就了一條通往未知與可能的、清輝漫溢的征途。
對徐淩宇而言,更重要的是,走過了雲州,就可以回去家鄉澤州。那裡有王哥的婚禮,有從小生活的鬆濤觀,更有一位青衫道士。
這些,都如這雲州懸月一般,是照亮他未來路途的光亮。
清風去煩惱,明月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