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山雨已至 公主亮劍_退婚夜,我被公主撿屍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退婚夜,我被公主撿屍了 > 第115章 山雨已至 公主亮劍

第115章 山雨已至 公主亮劍(1 / 2)

封鎖公主府並未讓明凰成為困獸,

她的影響力,如同無形的蛛網,早已滲透到朝堂的某些角落,

刑部尚書李嚴的書房內,一盞孤燈下,

李嚴反複看著那份“偶然”得來的謄抄稿,眉頭深鎖,

紙上關於“鄉賢正”的職能設定極其新穎務實,將教化與基層治理、經濟引導完美結合,遠非空談;而引用《鹽鐵論·授時篇》中關於官府在農時指導、技術推廣方麵的責任來佐證“富民乃教化之基”,更是冷僻卻精準無比!

這絕非死記硬背或提前演練能寫出的東西,裡麵蘊含的是真正的思考、洞察和創造力!

“公主……這是在提醒老夫,莫要被表象蒙蔽,要看文章本身的神?”李嚴喃喃自語。

他素來以剛直著稱,但也愛才惜才。

這份謄抄稿,像一顆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漣漪。

他開始重新審視“舞弊”的可能性,對文若那場悲情戲也產生了更深的疑慮。

與此同時,大理寺卿趙正清也收到了類似的“提示”。

他更謹慎,但同樣被文章本身的深度所震撼,他秘密召見了心腹,下令在調閱陳九原卷時,必須重點核對這兩處細節的書寫狀態——是流暢自然,還是刻意模仿?墨跡滲透的層次是否一致?這將是判斷是否“默寫”的關鍵!

明凰並未直接聯絡柳方正,但她通過一位與柳方正交好、且對“經世致用”理念深表認同的翰林院老學士,傳遞了景帝旨意中“若有構陷,夷其三族”的森然警告,以及“朝廷正值江南水患、漕運梗阻多事之秋,棟梁之才若因構陷而折損,乃國之大殤”的沉痛提醒。

這位老學士在清流小聚中,語重心長地歎息:“諸位,文若先生痛悔,固然令人唏噓,然三司會審在即,陛下旨意森嚴,意在徹查真相,而非僅平息物議。

吾輩清流,持身以正,更需以國事為重,若因一時激憤或門戶之見,蒙蔽雙眼,未能明察秋毫,致使真才蒙冤,奸佞得逞,豈非同樣有負清流風骨,愧對天下蒼生?

柳公,令嬡乃關鍵人證,當此之時,唯有據實二字,方能不負陛下所托,不負清流之名啊!”

這番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部分被文若悲情裹挾的清流頭上,也重重地敲在了柳方正的心上。

當孔希聲串聯禦史台磨刀霍霍,彈章如雪片般飛向皇宮時,明凰並未坐以待斃。

她以“避嫌”為由閉門,卻並非龜縮。

一封措辭恭謹卻鋒芒內蘊的奏章,由公主府長史親自送入通政司,直呈禦前。

奏章中,明凰首先表明對父皇旨意的絕對服從和對科場公正的堅定維護。

接著,她話鋒一轉,以沉痛的筆調寫道:

“……然兒臣驚聞,物議洶洶,竟有汙言直指兒臣脅迫文宗,徇私舞弊!此等構陷,直欲將兒臣釘於國法恥辱柱上,其心可誅!兒臣身為天家血脈,鎮國公主,蒙父皇信重,協理朝政,夙夜憂勤,唯恐有負聖恩,豈敢行此動搖國本、自毀長城之事?

文若先生,文壇泰鬥,兒臣素來敬重有加,以師禮待之,何來脅迫二字?此等無稽之談,實乃對父皇慧眼識人之質疑,對朝廷掄才大典之褻瀆!”

她並未直接為陳九辯護,而是將矛頭直指構陷者的用心險惡,並將自己的清譽與朝廷法度、帝王權威捆綁在一起:

“……兒臣深知,樹大招風,位高遭嫉。

或因兒臣力推江南水患新策,觸動某些積弊;或因兒臣簡拔寒微,礙了某些人的青雲路,然此等宵小,不敢明刀明槍,竟行此下作構陷之舉,欲借科場舞弊之名,行打擊異己、擾亂朝綱之實!

其心之毒,甚於蛇蠍!兒臣懇請父皇明鑒,徹查流言源頭,揪出幕後推手!若兒臣果有不法,甘受國法嚴懲!若查實係構陷……兒臣泣血以請,求父皇為兒臣做主,嚴懲構陷皇親、禍亂朝綱之元凶,以正視聽,以儆效尤!

兒臣一身榮辱不足惜,然天家威嚴、朝廷法度,不容褻瀆!”

這封奏章,既是自辯,更是反擊!

將“舞弊案”的層麵,直接拉升到了“構陷皇親”、“打擊革新”、“禍亂朝綱”的政治高度!其言辭之激烈,立場之強硬,前所未有!

充分展現了一位強勢公主在麵臨滅頂之災時的鐵血與剛烈!


最新小说: 九龍吞天訣 民國:烽火1937 挺孕肚逃東宮!妻奴太子跪求嬌嬌回頭 我的無敵預判 被休後,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遊戲異界:你是玩家?我是誰? 植物莊園 要說蟲王有老公,他又爭又搶 致命偏寵:夫人是個馬甲大佬 末世團寵:我靠桃源係統養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