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意已決!”
景帝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
“其一,追封殉國之臨江知府周懷安,加太子太保,諡忠烈,配享太廟!臨
江府死難軍民,一律以國殤論,著禮部、戶部會同地方,妥善安葬、撫恤、建祠祭祀!舉國哀悼三日!”
“其二,擢升陳九!”
景帝的目光掃過驚愕的群臣,特彆是臉色微變的蘇文忠等人,
“陳九,雖出身微末,然心係黎庶,於江南大災、蠹蟲橫行之際,不避斧鉞,孤身犯險,揭露顧家滔天罪惡!
雖行事或有偏激,然其清君側、誅蠹蟲、活萬民之誌,天地可鑒!臨江血劫,彼為唯一見證,忠義昭昭!
特旨:追授陳九為靖難忠勇侯,世襲罔替!”
這道旨意,如同驚雷!將陳九這個反賊,瞬間拔高到了忠勇侯的地位!
這是對陳九的徹底平反和蓋棺定論,更是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悲壯的、對抗不公的符號!
一個凝聚民心、激發血性的精神圖騰!
用陳九的忠勇和臨江的國殤,來喚醒大景上下的同仇敵愾!
景帝這一手,堪稱化腐朽為神奇,將陳九這個燙手山芋和巨大的悲情,轉化成了最有力的政治武器!
“其三,”景帝的聲音帶著冰冷的殺意,目光如刀鋒般掃過蘇文忠等人,
“江南門閥,蠹蟲之尤!顧家雖首惡伏誅,餘孽未儘!陸、張、蘇等家……”
他刻意在蘇字上加重了語氣,蘇文忠臉色瞬間煞白,
“依附仙門,盤剝黎庶,罪證確鑿!著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即刻組建江南肅政欽差行轅!由鎮國公主明凰,領欽差大臣,持尚方寶劍,總攬江南一切軍政要務!”
“欽差行轅之權責:一,徹查顧家餘孽及所有涉事門閥,無論勳貴,凡有掘堤、貪墨、毒米、通仙、抗拒賑濟、煽動民變者,嚴懲不貸!抄沒家產,以充賑災、重建之資!
二,全權負責江南賑災、防疫、安置流民、重建家園事宜!開各地義倉、府庫,若有阻撓,先斬後奏!
三,整肅江南吏治,凡與門閥勾結、陽奉陰違、懈怠賑災之官吏,一體查辦!
四,收攏江南散落之衛所兵權,重建地方防務,清剿趁亂作祟之匪患及門閥私兵!”
景帝的旨意,條條如刀,直指江南門閥殘餘勢力和混亂的吏治。
賦予明凰的權力之大,幾乎等同於江南王!
這是要趁神仙地失聲、門閥群龍無首之際,以鐵腕手段,徹底滌蕩江南汙濁,重建秩序,將這片飽受創傷的土地,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同時,也是對主戰派訴求的部分回應,雖未直接攻打神仙地山門,但對其在凡俗的根基和影響力,展開了最徹底的清算!
“其四,”景帝的聲音放緩,卻帶著更深的寒意,
“著兵部、五軍都督府,即刻整軍備戰!各邊鎮、衛所,進入戰時戒備!嚴密監視境內各神仙地道場動向!
若有異動,或敢阻撓欽差行轅行事者……”
景帝眼中寒光一閃,“視為叛逆,就地剿滅!同時,密切關注大周西征動向!長城西若有變,我大景北境、西境,亦需枕戈待旦!”
最後一點,是戰略威懾,
對內,警告神仙地殘餘力量,朝廷雖暫不攻打你們山門,但你們最好老實點,彆在凡俗搞事,否則格殺勿論!
對外,則是向虎視眈眈的大周表明態度,我大景雖遭重創,但並未倒下,你打你的長城西,彆想趁機打我江南的主意!我也有能力在邊境給你製造麻煩!
景帝的第三條路清晰呈現,
高舉道義大旗,凝聚民心士氣,追封周懷安,厚恤死難者,將陳九塑造為忠勇侯的英雄符號,以國殤激發同仇敵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