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的,陸豐年腦海裡浮現出安行的話來。
他眸光閃爍,下了決心。
“願為殿下驅使!”
一行人又一次上了玉羅山。
今日的玉羅山已經變了樣。
山腳下,駐紮著鎮北軍的一萬精兵。
站在山腳下,當著眾人的麵,盛昭明大聲道,“陸豐年,山上礦洞千回百轉,下方也有機關,既然你能從中逃出,定是十分熟悉。
隻要你帶著本宮的人摸清出現,鏟除山穀中的機關,拿到北雍人私藏的礦石,記你首功!”
“陸豐年領命。”
說完,陸豐年忍不住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似乎想要提拔他,特意當眾說這些話。
盛昭明大笑,又對駐守的精兵們道,“本宮得到消息,北雍的談和使團就在附近,想來很快就會來到此處。
本宮對你們的命令是,不讓他們過玉羅山,可能做到?”
“遵令!”
盛昭明帶著陸豐年繼續上山。
山中礦洞前,駐紮著太子的護衛軍。
不過隻有一半,剩下的一半已經去了山穀中。
本以為盛昭明隻會在外麵等著,不料他卻跟著自己到了水池那,著實令陸豐年驚訝。
“殿下,下方的山穀不大,可底下的鐵礦礦脈卻是極深,幾處礦石最多的地方,都設置了石門機括,或恐需要幾日時間捋順。”
“還請您等......”
話還未說完,就聽盛昭明道,“本宮與你一起下去。”
啊這?
陸豐年錯愕望著他。
他想了想,“世子爺常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盛昭明笑了,“這話你說對了,不過用錯了位置。於本宮而言,下方不是什麼危險之地,而是寶藏之所,是未來能護著大盛的藏寶之地。”
說著他脫了外袍,露出裡麵的一身短打,“走,給本宮帶路吧!”
一旁的侍從們也紛紛下了水。
陸豐年不再多言,徑直躍下。
就在盛昭明忙著“挖寶藏”的時候,北雍的使團也到了玉羅山山腳下。
見大盛駐軍攔在官道上,北雍使團之人頓覺不妙。
大盛贏了這一戰,但沒有繼續進攻。
想來也是知道過了玉羅山繼續攻打北雍並非上策。
既然雙方有此共識,大盛的軍隊不應該在界北河對岸等著嗎?
怎麼就駐紮在玉羅山山腳下?
這是什麼意思?
北雍此番和談的使者為兵部尚書關木林,禮部尚書趙聞。
見狀,趙聞望向擰眉的關木林,“關大人,大盛這是何意?”
“他們給我朝的檄文不是說了,要我們拿出誠意來此商榷後續事宜?這意思分明是要談和的,怎麼就私自駐守在玉羅山?”
關木林沉默不語,半晌後才道,“多年來,他們就得這一回便宜,行事狂妄了些也正常。”
說到這個,趙聞立時滿臉氣憤,“都怪這個黃峻,老老實實守在玉羅山就成,一聲不吭就發起突襲,給咱們北雍惹來這麼大的麻煩。
他要是早點對朝廷說明,何至於......”
關木林冷哼,“他想打大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往年小打小鬨慣了,陛下一直置之不理,這才釀成大禍。”
趙聞頷首,卻不敢接話。
關家在北雍的地位超群,關山林敢這麼說,他一個小門小戶出身的,可不敢附和。
“那,我們該怎麼辦?”
關山林語氣嫌惡,“罷了,大盛這次得理不饒人,我們就退一步吧。”
趙聞詫異望著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