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沉降之後,人類政治經濟文化格局全部重整,教育重新回到壟斷時代。
人們所接受的義務教育壓縮到了三年,隻需要學習基本文字、曆史、常識,隨後就進行技術教育分流。
通常來講,人們更樂意學習技藝,而無心高等教育,因為接受高等教育會導致延長學製,延長參與經濟活動的周期。
說白了,就是人們更願意孩子儘早就業,貼補家用。
因為參加高等教育的人數稀少,通識和廣泛受眾的學科教材也就不複存在,大學生們往往入學就直接參加科研項目,所學學知,由導師直接教授。
某些研究所偶爾會有研究資料印刷,內部流傳,但多半隻關乎細碎領域的單領域研究,不成體係,也就不能稱之為“教材”。
隻有海洋學、水力、風能及其旁支學科還擁有相對完整的知識體係,在沉降後的重建時期,幾位先驅靠著前人的殘存記錄和個人的不懈努力,寫出了幾本能供人學習的“教材”。
院長吃了一驚,但一想是淩疏影的提議,隨即也就安定下來。
反正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家夥。
編教材?遲早的事情罷了,趁年輕,還能多編些。
組織了一些語言,院長緩緩道:“你來做這項工作,最合適不過了。”
“你有深厚的海洋生物學和藻類基礎,現在又在澄光島做出了出色的藻植農作轉化研究,可以稱得上開辟了一個新學科。”
她頓了頓,“其實,當初如果沒有分發藻種那檔子事,盟約本就打算推舉你為學部委員,可惜……”
眾人聽著有些沉默,淩疏影遠望著藻田,隻是點點頭,沒多言語。
院長忙補了句,“不過學部委員整天讓人圍著,身心煩躁,錢也沒多掙,研究倒是拉下不少。”
“目前看來,澄光島的藻田和澄光島本身,都具有十足的研究潛力。”
“光是在島上住著,都比當委員舒服。”她老臉一紅,也說了些沒出息的躺平論調。
“院長,您又扯遠了。”弦歌笑嘻嘻揶揄道,她發現這些兼顧行政的人物,都有著三句不離評職稱的癖好。
“是扯遠了。”淩疏影點點頭,眼中波瀾不驚,對於院長這種習慣,她早已見怪不怪。
“目前成功培育的藻農作物有,雪蔓藻、海葵藻、晶須鹽藻、蜜藻,還有op364,也就是米藻。”
“嗬,您看這名字們起的。”
“產品雖然覆蓋了島民們的基本生活,但就學科基礎而言,僅這幾種成功案例,還不足以構成學科的地基。”
“可不是嘛,起碼還得來一茶。”
“我們需要更牢固的地基,需要基礎學科的支持。”
“說話那萬丈高樓平地起……”
“海鷂,你最近又聽什麼東西了?”
海鷂平日裡太閒,不纏淩疏影就去纏墨磐,墨磐實在煩不過,就把沉船裡的一款老收音機修了修送給她,偶爾能收著些不知名的電台。
自從她得到那個收音機,海鷂就老跟小孩兒似地,學著收音機裡的聲音說話,這會兒,不知道她又聽見什麼,故意沙著嗓子,在旁邊捧半天了。
“不知道啊,最近收了個新電台,老有倆人兒在裡邊兒對著說話,老好玩兒了。”
她語調也變得怪怪的。
之後得讓墨磐給她調點正常頻道,淩疏影心中默默想到。
她又接著剛才的話說,“教材可以編,不過還需要更多培育案例來做數據支撐,趁著還有多餘的金屬礦材,我們把島上的培育設備再升級,方便做支撐。”
“…不過海鷂剛剛說的有一條有道理。”
“哪條?”院長、海鷂、弦歌和阿慎湊過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