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劃過《驚鴻快劍》的最後一頁,徐無道將其輕輕放回書架。
方才那短暫的閱讀,帶來的衝擊卻遠未平息。腦海中,無數劍招光影仍在自行流轉、拆解、重組,每一個細微變化都清晰可見。
這種感覺,玄妙至極。
仿佛不是他在學劍,而是劍道本身,在主動向他展示奧秘。
他壓下心中的波瀾,走向旁邊的書架,取下了另一本劍譜——《流泉七式》。標注:三品巔峰“寒溪劍客”所悟。
翻開書頁,與《驚鴻快劍》的淩厲迅捷不同,這套劍法講究的是連綿不絕,如水流淌,柔中帶剛。
文字與圖譜再次“活”了過來。
溪流潺潺,忽而湍急,忽而舒緩,劍勢的起承轉合,內息的吞吐引導,儘數化作最直觀的感悟,湧入識海。
“原來如此…驚鴻求快,一擊必殺,氣勢凝聚於一點爆發。流泉重意,連綿不絕,韌性藏於變招之內…”
他下意識地低聲自語,手指在空中虛劃,帶出無形的軌跡。
“兩者的發力方式截然不同,但對‘勢’的運用,卻有共通之處…都是在蓄勢,隻是一個蓄於瞬,一個蓄於久…”
這聲音不大,但在寂靜的聽潮閣內,卻顯得格外清晰。
閣樓入口處,原本閉目養神,身形幾乎與陰影融為一體的守閣老者,眼皮微不可察地動了一下。
他緩緩睜開雙眼,渾濁的眸子中,第一次出現了一絲清晰的訝異。
這麼快就看完了兩本劍譜?還能準確點出其精要與異同?尋常武者,哪怕天資聰穎,要吃透其中一本,少說也得月餘苦功。
這小子…有點門道。
老者重新合上眼,隻是那如枯木般的氣息,似乎多了一絲若有若無的關注。
而在劍道區另一側,那個靠近窗邊、縮在椅子裡打盹的老黃,也似乎被這低語聲驚動。
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亂糟糟的頭發更顯蓬亂,嘴裡發出無意義的咕噥聲。
老黃抬起頭,朝著徐無道的方向瞥了一眼。
嗯?有人在練劍?不對,是在看書?
看書看得這麼投入,還念念有詞的,倒是不多見。
他渾濁的眼珠轉了轉,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光芒,隨即又懶洋洋地垂下眼皮,似乎興趣不大。
徐無道對此毫無察覺,他已完全沉浸在劍道的海洋中。
放下《流泉七式》,他又走向更深處的書架。這裡的秘籍,封皮材質明顯更為古老,散發出的氣韻也更加厚重、鋒銳。
《大衍劍罡》,一品高手絕學。
《無鋒劍意》,宗師手劄。
《截江劍指》,指玄境強者心得。
每一本,都代表著劍道上的一座高峰。
他並未急於翻閱這些高深典籍。根基未穩,好高騖遠是大忌。
“天生劍心”能加速領悟,卻不能替代積累。他需要的是博采眾長,夯實基礎,而非一步登天。
目光流轉,徐無道暫時離開了書架區域,緩步走向閣樓一側專門陳列兵器的區域。
這裡擺放著一些古舊的兵器,刀槍劍戟,大多鏽跡斑斑,或是殘缺不全,似乎隻是作為曆史遺物陳列。
然而,其中一些兵器上,依舊殘留著淡淡的煞氣或特殊的意蘊,顯示它們曾經的主人絕非凡俗。
或許,能從這些前輩的兵器上,感悟到一些不同的東西。
他的腳步,在一處角落停下。
那裡,斜靠著一柄長劍。
劍身藏於古樸無華的劍鞘之中,劍鞘呈灰黑色,布滿了灰塵,沒有任何紋飾,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了細微的裂痕。
劍柄同樣普通,就是最常見的纏繩樣式,繩子也已磨損嚴重。
整柄劍,扔在路邊恐怕都無人問津,與旁邊那些或造型奇特、或煞氣凜然的兵器相比,顯得格格不入,毫不起眼。
但不知為何,徐無道的視線,就是被它吸引了。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種奇特的牽引力。
他心中微動,體內的“天生劍心”似乎也活躍了幾分,傳遞來一種模糊的親近感。
這柄劍…不一般。
他伸出手,緩緩靠近那柄古劍,指尖距離劍鞘還有寸許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