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菩薩被“人皇降世”的異象與鷹愁澗慘敗的消息徹底擊垮了心防,哪裡還敢停留。
“撤!全軍撤退!丟棄所有重型輜重,輕裝簡行,火速撤回北莽境內!”他聲嘶力竭地咆哮,全然不顧大將風度,“違令者,斬!”
北莽大軍倉皇撤退,丟盔棄甲,綿延數十裡,一片混亂。
三日後,黑水河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處乃北莽潰軍逃回本土的必經之路,河道狹窄,兩岸多蘆葦沼澤,易於設伏。
白起率領的三千“陷陣營”士卒,如同幽靈般潛伏於此。
他們雙目泛著淡淡的紅光,身上散發著微弱的死寂之氣,即使連續數日急行軍,依舊精神飽滿,殺氣騰騰。
當北莽後軍數萬兵馬擁擠著渡河之際,白起手中令旗猛然揮下。
“殺!”
喊殺聲震天!
三千陷陣營將士,如猛虎下山,從蘆葦蕩中驟然殺出,直撲混亂不堪的北莽軍。
阿一身形如電,手中【破罡劍】寒光閃爍,專門尋找北莽軍中的將校下手,劍光過處,便有一顆頭顱飛起。
陷陣營將士更是悍不畏死,他們仿佛感覺不到疼痛,即使身上中刀,依舊瘋狂劈砍,直到將敵人斬殺。
北莽軍本就軍心潰散,又遭此伏擊,瞬間大亂。
白起立於高坡之上,麵無表情地指揮著屠殺。
他每一次令旗揮動,陷陣營的攻勢便如潮水般精準地淹沒一片敵人。
黑水河水,迅速被染成了觸目驚心的赤紅色。
無數北莽士兵慘叫著跌入河中,或被同伴踩踏而死,或被陷陣營無情斬殺。
【叮!追隨者白起首戰告捷,於黑水河畔大破北莽後軍,斬敵一萬三千餘,俘虜八千,威震北莽,引發北涼、北莽、離陽多方勢力劇烈情緒波動,獲得編輯點:點!氣運點:點!】
【叮!追隨者霍去病率軍穿插,成功襲擾北莽中軍,斬獲頗豐,獲得編輯點:點!氣運點:點!】
係統的提示音接連響起。
徐無道在虎牢關帥帳內,通過【龍脈感應】與係統反饋,清晰掌握著前線戰況,嘴角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
消息再次以最快的速度傳回太安城。
當趙惇聽聞北涼軍不僅未因“協防”受阻,反而主動出擊,千裡追殺北莽,拓跋菩薩狼狽逃竄,其後軍更是在黑水河畔被一個名為“白起”的神秘將領率軍幾乎全殲的消息後,他隻覺得眼前一黑,險些從龍椅上栽下來。
“白起……殺神白起……”趙惇失魂落魄,數日未曾安眠,對北涼的恐懼,已然達到了頂峰。
虎牢關內。
徐鳳年看著徐無道接連不斷的“神跡”操作,看著他身邊層出不窮的絕世強援,霍去病、白起,哪一個不是能改變一場大戰走向的帥才。
他心中既為北涼的強大而欣喜,又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壓力與迷茫。
三弟的光芒太過耀眼,自己這位世子,未來的路,又在何方?難道真的隻能如父親所願,做一個守成之主?
李義山不理會這些,他已聯合袁左宗、褚祿山等北涼核心將領,連夜草擬了一份“請封”奏疏。
奏疏中曆數徐無道自青州歸來後的種種驚世功績,從斬殺韓貂寺,到奇襲鷹愁澗,再到紫氣三萬裡、人皇血脈覺醒的天地異象,最後懇請陛下“順天應人,體恤民心,為北涼三公子徐無道加封王爵,或賜殊號,以彰其功,安天下臣民之心”。
這份措辭恭敬卻暗藏鋒芒的奏疏,與趙明哲那封充滿恐懼的密報,一前一後,直奔太安城而去。
徐無道站在城頭,感受著體內“人皇血脈”與北涼“龍脈氣息”的共鳴。
冥冥之中,他對母親吳素相關的線索,那股若有若無的聯係,感應愈發清晰。
那聯係,似乎穿透了重重阻隔,直指太安城皇宮深處,某個被強大禁製重重守護的隱秘之地。
他輕輕握了握拳。
喜歡雪中:汙蔑當天,反手編輯北涼王!請大家收藏:()雪中:汙蔑當天,反手編輯北涼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