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自知在學校待不下去,一個人騎上自行車,來到附近電影院逛逛。
來到西直門附近的影院,這時正值中午,人並不多,但入口處樹立著一人多高的《那些年》海報立牌。
這是青影廠的手筆,老牌電影廠,又背靠北電這個圈裡的大樹,在首都周邊能有這個能量並不奇怪。
林楓到處走到處逛,到了下午,人就漸漸多了起來。
不出所料,這個時間點來看電影的以年輕人居多,特彆是情侶,大多都選擇了《那些年》。
林楓對此很滿意,看來第一天的票房不會太差了。
當時的國內票房統計沒有信息化係統,是無法實時統計的。一般而言都是影院記錄每一場電影的售票情況和收入,然後按照一定的時間周期當時是3天),將這些數據上報給電影的發行公司。發行公司再對旗下所發行影片的各影院數據進行彙總,從而得到該影片在一定時期內的票房數據。
當然,也跟發行公司的重視程度有關。發行公司是可以主動電話聯係,粗略統計大票倉票房的,這樣能更快了解實時情況,方便調整策略。
比如這次,由於北電和青影廠的重視,安排了專人溝通各大影院統計票房,所以2號晚上就知道了第一天的票房。
“多少?好的,謝謝陳經理。對對對,同喜同喜,嗬嗬嗬。”
林楓滿臉笑容地掛了電話,故作風輕雲淡的惡心樣望向小夥伴們,沒有開口說話。
“哎呀,林楓,怎麼樣,你趕緊說嘛~~~”顏晨丹率先繃不住了,略帶撒嬌地嗔怒道。
“對啊,楓子,勸你善良,趕緊說,不然小心晨丹揍你,哈哈。”祖風在旁拱火。
“哈哈,第一天全國195萬。哈哈哈”林楓也不賣關子了,哈哈大笑。
“真的?”黃小明噌地站了起來。
“當然,剛剛陳經理電話裡說了,目前統計的主要影院就是這個數,還有些小影院未統計,最終隻會多不會少。”
“也就是說第一天就收回成本了?”陳昆也吃驚地問道。
林楓無語地白了一眼陳昆:“你在開玩笑嗎?票房總額首先要繳納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以及3.3的特彆營業稅,這兩項合計8.3,剩餘的91.7為可分賬票房。在可分賬票房中,影院方提留65,發行方提留35。”
林楓喝了口啤酒繼續說道。沒錯,幾個家夥又去擼串了。
“這還沒完,發行公司也要收發行費的。”
“隻是這部電影有青影廠的投資,而且沒讓他們墊付宣傳費用以及其他的原因,發行費隻收了4。你們算算,最終才能收到多少票房。所以說拍電影不是個好生意,至少現在不是。”
“製片方才能收到總票房的30啊。”陳昆一臉失望。
沒錯,這就是如今電影市場的現狀。
後世的張大炮雖然很多人討厭,但有一點大家應該感激的,那就是通過不斷給院線施壓,將院線和發行方對可分賬票房的比例提升到57:43。
就《那些年》而言,由於青影廠資源入股,所以實際的成本應該是230萬。
所以《那些年》票房上的回本線其實是700萬。
當然,還有其他版權收入。
除了常規的電影頻道和錄像帶光盤外,林楓最重視的是這電影的港台上映情況,雖然海外票房分賬實際收入隻有15左右。
喜歡重生了,我想見識娛樂圈的風景請大家收藏:()重生了,我想見識娛樂圈的風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