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格林,我們第一天的工作成果出來了,情況很不錯啊。”
當米莉亞把第一天的工作報告交上來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大家在吃晚飯的時間。
葉格林他們吃飯可要比普通工人晚多了,基本天都黑了大夥吃完了才過來。
這倒不是說他們愛這個點吃飯來著,而是有著更為現實的考量。
如果在晚餐那個點吃的話就會與工作隊他們吃飯的時間相衝突,葉格林又是個不喜歡搞小灶的,每次去都得跟著工人們一起排隊。
這樣一來雖然說是親民了許多,但也耽誤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而他們現在的工作又是做都做不完的根本浪費不起。
“所以犧牲不了時間就隻能委屈一下自己的肚子嘍,咱們每天要麼早點過來要麼晚點過來。”
“但我覺得還是晚點好啊,晚點安靜好講事情嘛。”
在餐桌上葉格林率先鼓勵了起來,他的傷勢是受傷的人裡麵最輕的,同時也是恢複得最快的那位。
比起強行用意誌來命令身體的斯塔林和完全不顧自己身體的戈爾隆,他的麵色看上去就要好很多了。
“所以你們兩個同誌就要注意一下,彆工作搞不完就把身體搞垮嘍。”
“工作是做不完的,身體隻有一副。”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嘛。”
葉格林的絮絮叨叨沒有讓斯塔林變化表情,倒是讓戈爾隆點頭應和了起來:
“說的就是你啊,大胡子。”
“腿斷了就彆每天到處去巡查,有時間幫我處理一下文件也好。”
對於戈爾隆的建議斯塔林沒怎麼理會,反倒是將話題給引回了正題上,
麵對前天新市議會的挑撥,葉格林避戰妥協和主動出擊中間選擇了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
那就是不管他們,自己先乾好自己的事情。
就像戈爾隆在上一次會議上提到的,現在的革命軍缺醫生和藥品,而本地民眾缺食物、住房和供暖。
被動的局麵再加上革命軍已經被打殘了,極度缺乏足夠的人手來組織隊伍。
麵對這樣的問題一般人肯定是無解了,但葉格林卻提出直接將兩個問題給合在一起去解決的思路。
“讓剩下的戰士各自帶領一部分災民組成小隊,各自劃分區域去完成任務。”
“從今天的情況來看,這樣做法肯定是引出了一部分混亂的,但總體上依然是向著好的方向在前進。”
作為巡視組長的斯塔林自己也帶著一支隊伍在負責給各小隊驗收成果,等合適的人才培養出來之後他就能把隊伍給繼續擴大。
人才從來不是從地裡長出來的,是從實踐裡鍛煉出來的。
葉格林一直秉承著這個原則,所以他才從來不會對隊伍的傷亡報以絕對悲觀的情緒。
革命軍在沃爾夫格勒大起義中的確傷亡慘重,也確實損失了太多意誌堅定、有著革命理想的基層指戰員。
但是也彆忘了,這些人同樣都是葉格林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培養起來的。
沒有人是天生的混蛋,有機會誰不願意活得更透徹、更光明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