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戈爾隆統領過數量龐大的勞工聯盟,他自然知道要一口氣動員這麼多人去乾一件超大工程的難度。
要是放以前,彆說是怎麼做了,就連什麼時候開工都可能要論證好幾個月的。
這一點戈爾隆知道不是自己的錯,因為勞工聯盟內部紛亂複雜的派係早就存在,而且互相之間本就有著嚴重的利益衝突。
真正讓他驚訝卻的是在具體落實的時候,革命軍這邊所表現出的極高效率。
這個效率已經不是投資多少錢財,組織多少文職所能比擬的了。
民眾自發的勞動熱情比任何外在的激勵手段都要有效得多。
為什麼革命軍這次能激發起民眾自發的勞動熱情呢?
這是戈爾隆很是疑惑的地方。
因為不同於沃爾夫格勒大起義時讓人熱血沸騰的口號,這一次葉格林竟然一個恢弘的口號都沒喊,隻是儘心儘責地組織隊伍然後每天不斷調整隊伍。
一開始的時候混亂至極,但隨著一個個問題被解決、一樁樁矛盾被消解,人們的力量逐漸朝著同一個方向彙聚了起來。
沒有人去組織民眾們就自發地喊起了“為了新生活、為了未來”的口號,本該是最為散漫的下城區現在卻成為了最為火熱大工地。
“現在我有些明白過來了。”
戈爾隆在做完了組織報告之後,感慨著說道:
“比起以前勞工聯盟由上而下的組織規劃,這一次我們是反著來的卻取得了任何錢財都達不到的效果。”
“一上來我們就給了大家同一個目標,所有人都能為著這同一個目的而奮鬥。”
“我們派下去的隊長其實就是起到了一個方向的作用,他分到的任務就是整個小隊奮鬥的方向,而我們也從未限製他們具體的工作方法。”
分析聲越來越細碎起來,戈爾隆是個嚴肅起來會跟自己較真的人。
他這一次又輸給葉格林了,但是他在服氣的同時也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到底輸在了什麼地方。
“我跟著葉洛夫他的小隊去體驗了一天,我算是徹底發現了工作原來可以從下而上去主導的!”
這家夥又不知道什麼時候偷偷地跑出去了,完全不顧自己身上的傷勢,而且竟然還沒有落下任何一件工作。
“我們這一次的行動不僅鍛煉了對民眾的組織能力,民眾強烈的勞動熱情也倒逼著我們派下去的隊長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一開始還不太認同葉格林說的隊長不合格就同隊人投票表決再選一個。”
“現在我才發現這個舉措竟然是為了及時篩選不合格隊長人選,而且同樣也能讓我們從普通老百姓裡麵篩選出合格的組織人才。”
戈爾隆今天晚上的複盤說了很多,贏得了大家掌聲的同時也把葉格林給誇得有些害臊了。
“戈爾隆同誌你誇歸誇,但彆上升到個人。”
“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大家人人都有份的嘛。”
葉格林笑嗬嗬地拒絕了戈爾隆遞來的花花轎子,他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聲望已經夠高了,就不能再給自己身上添功勞了。
他希望大家是為了同一個夢想去奮鬥的,而不是為了他葉格林一個人去奮鬥。
“天上太高嘍,就彆把我捧上去了,還是待在大家身邊舒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