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第二天,在克爾弗雷德·貝內托主教去了革命軍那邊做客了一整天之後使節團這邊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家的主教人沒了。
不過這也怨不得他們,畢竟貝內托主教的職位在那擺著呢,更何況還是聖城的主教。
使節團裡誰的職位都比不過他,更不用說去管住他老人家想要乾啥了。
之所以現在才發現,也是因為今天還有一場會議要談,需要主教過去撐撐場子。
儘管樞機院對於這次外交洽談沒什麼興趣,對於沃爾夫格勒的局勢也沒什麼利益往來,之所以會派一個主教過來也隻不過是貝內托主教自己請願罷了。
畢竟這位老人家給的理由實在的太正確了。
一位主教主動請纓前往海對岸去收複被吸血鬼占據的舊教區,恢複教廷在那裡的榮光。
基本上聖光教廷對於布尼亞克的局勢判斷再悲觀也沒法拒絕貝內托主教的請願。
畢竟這已經關乎到了教廷信仰根基的問題,一個處理不好對於教廷內部的信仰都是一場巨大的打擊。
不過還好的是克爾弗雷德·貝內托雖然有著一個主教頭銜,但也不是教廷的重要人物,這樣的人主動請纓反而是符合教廷以及大部人利益的。
他要是做成了這件事固然是值得慶祝的,要是失敗了也無妨。
就憑他這份勇氣和信仰,到時候教皇還可以順水推舟封貝內托一個活聖人,借此機會再度提高教會的凝聚力。
是勝是負都是賺,於情於理都正確。
所以這一次教廷才會慷慨大方地派了一整個教士團跟著過來,為的就是增加貝內托主教的含金量。
教士團總共200來人,這點損失教廷還是承受得起的。
隻要他們的事跡足夠悲壯,一切都是能賺的回來。
與此相反,相對於已經是派人來送死的聖光教廷,使節團的另外兩方對於沃爾夫格勒的態度就完全不同了。
聖殿騎士團這邊是真想要幫助布尼亞克革命軍的,雖然他們的戰略方向與葉格林的並不兼容,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他們是不想來幫忙的。
這一批的騎士團雖然隻有200人的規模,但是全都是挑選地對吸血鬼最有仇恨的一批人。
他們在出發前就做好了為信仰獻身的準備,隻是為了能夠在戰場上與吸血鬼拚個你死我活。
所以理論上來說隻要不去搭理這群狂信徒的那個瘋狂的計劃,他們還是可爭取的。
而相對的,最後剩下的那一派就有些難搞了。
貴族評議院自一開始就不看好沃爾夫格勒之後的局勢,他們對於城市和革命軍的存亡沒有一點兒興趣,也懶得伸出分毫援手。
但好在對於賺錢他們向來是很熱衷的。
之前那個拿著親戚文章來訛詐的人隻是個意外,真正的大頭其實是想要在本地推銷的是移民業務的。
這幫人出於客觀的觀察和理性的考慮早就得出了沃爾夫格勒並不能堅守住吸血鬼反攻的結論。
所以基於這樣的情況,他們也敏銳地發現了商機。
那就是借著返程的功夫售賣空餘船艙的門票。
反正主教和教士團自從踏上這片土地之後,在完成任務重建教區之前是不會再上船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