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部隊即將登陸的消息,這次總算是被坐實了。
“天知道,我們從年初開始就一直擔心的事情,敵人竟然拖了大半年才見著眉頭。”
戈爾隆隨著沃爾夫格勒的技術團坐著火車來到了艾森海因,葉格林也帶著臨時組建的政工大隊趕了過來。
對於艾森海因的鋼鐵廠革命軍十分重視,負責政治工作的葉格林和負責內政工作的戈爾隆全都聚集於此就能看得出來。
“從可靠情報來看,敵人這次可能不再是說說而已,行商們給出情報顯示伯國東麵的幾大港口都在瘋狂地調整倉庫庫存,沿線的各大火車站的調度表更是一天三換。”
“看得出來敵人是手忙腳亂的,但這對我們來說可就不是個好消息嘍。”
自從占領了伯國北部地區之後,革命軍就在積極建設屬於他們自己的情報係統。
各地的小商人就是他們最好的情報來源。
這些小商人以行商為主,規模一般不是很大,而是主要是靠賺點辛苦錢過日子。
他們平時來往於城市與農村之間,將工業品賣給農村、將農產品帶到城市,有時候還會跨區域販賣一些特產。
會不同於那些有些固定渠道和固定產業的大商人,他們這類行商普遍的處境都不算好。
因為體量小的緣故,他們的抗風險的能力極低。
在城市會被城衛隊敲詐,會被黑幫逼著交保護費,在進貨的時候還會被大商會刻意提價、出貨的時候也會被一直壓價。
在農村農民們倒是對他們沒有什麼惡意,但是地主和莊園主卻不是那麼好打發的了。
要說在本地那個群體對於革命軍的到來最為支持,可能既不是農民也不是工人,而是這幫四處行走的小商人們。
不同於工人和農民還會害怕帝國報複,小商人們平時的流動性本就很大,他們完全不在乎這些東西。
他們隻知道當革命軍來了之後,入城稅沒有了,黑幫被掃乾淨了,地主莊園主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也不敢隨意造次。
而且在革命軍這裡買東西價格公平,從不缺斤少兩。
這種種的一切怎麼能不讓他們去支持革命軍?
這幫人要論潛入敵營打探情報的膽子是沒有的,但是在沿途搜集各種情報的能力卻是頂尖的。
小商人們本就對各地的情報十分敏感,他們搜集到了十分龐雜的信息。
這些信息其實也就是他們用來做生意的根本,但是在彙總到革命軍這裡之後,經過嚴謹的篩選之後就能總結出非常多有用的情報。
“從敵人火車站的調度情況來看,他們估計是準備把艾森海因這裡作為主攻對象。”
“敵軍在這條線上的調度是最為頻繁的,而且他們也總算是意識到了文查河的作用是準備把下遊的船隻給開上來了。”
“留給咱們的時間可是不多了哦。”
葉格林開著玩笑地說著。
雖然不是很清楚敵人內部究竟有什麼矛盾,但是在艾森海因戰役期間整個文查河的上遊基本就沒見著敵軍的艦船開過來。
當時如果要是有一支內河船隊過來封鎖文查河,革命軍能夠戰術迂回的空間可能就要受到極大的影響了。
“所以時間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