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西麵由斯塔林帶領的106縱隊和卡緬帶領的107團正在兩個方向上一同夾擊帝國的55和56師部隊。
第七方麵軍的119師沿著鐵路線正急趕慢趕地前去支援,革命軍在白灘沼澤的遊擊隊也在不斷地攔截他們。
可以說這邊的戰場表麵看著激烈,但整體戰線上依舊維持著大體的均勢。
被圍的55和56師此時如同困獸之鬥一般,在知曉了119師正在趕來支援之後爆發出了強大的抵抗意誌。
革命軍的部隊沒有選擇強攻敵軍陣地,而是以圍代打、高頻騷擾,確定了以消耗為主的作戰策略。
原本應該爆發激烈戰鬥的地方突然陷入了拉鋸戰的節奏當中,而原本不應該爆發戰鬥的地方卻打得如火如荼。
葉格林帶著101縱隊趕到柳津沼澤南麵的時候,剛好就在布列克鎮這裡遇上了正在構築防線的第七方麵軍主力部隊。
兩邊都設想過對方會以此為目的,但都沒有想到對方的速度竟然會這麼快。
帝國軍的防線剛構建到一半,革命軍就帶著部隊一口氣殺了過來。
半吊子的馬爾森將軍還在感歎革命軍行動之迅速,但負責製定計劃的克倫斯克卻驚訝於他們在戰略上的膽識。
“將軍,這可不是速度的問題。”
“要知道王子的部隊可還在盧日納城內呢,54、57和58師的殘部也在西北的奧列什鎮附近。”
“如果這支部隊被陷在了這裡,等第一集團軍的部隊休整完畢,他們必將再度被我們包圍。”
克倫斯克點出了革命軍這麼做將要麵對的問題,同時馬爾森將軍也總算明白過來他為什麼會稱讚對方富有膽識了。
他不理解革命軍為什麼要這樣做,但仔細思考了一下之後才知道對方這一步可以說是下得十分精妙。
如果不是他們提前考慮到了之後的戰場局勢,在敵人之前趕到了布列克這裡布防。
敵軍很可能會直接占據這處重要的戰略要點。
布列克這邊北接斯維爾山脈、南鄰伊姆拉河,從奧爾加格勒到卡緬尼亞克的道路也正好經過這裡。
可以說革命軍隻要占據了此處,他們就能隨便威脅帝國軍的好幾處戰略要地。
北上可以封鎖斯維爾山脈內的鐵路乾線,向東能夠滲透突襲帝國軍的大本營卡緬尼亞克,往南過河還能直接截斷西麵帝國軍唯一的後勤補給線。
“而且根據我的猜測,敵軍真正的目的一定是過河。”
克倫斯克冷靜地分析著:“因為隻有過河之後,他們才能徹底封堵住我方在西麵的三支隊伍。”
“對於被包圍的部隊來說,士氣是最重要的。”
“隻要後方還有友軍的支援,他們就不會輕易潰敗,而反之當支援消失的時候,他們即便有再多人、再多的槍也不太可能繼續支撐下去。”
因此克倫斯克的計劃很簡單,那就是革命軍想做什麼他就去阻止對方做什麼。
第七方麵軍在這場戰役中的目的就隻有一個,那就是打出一個比第一集團大的戰績出來。
除此之外,他們一概不會關心,甚至有沒有消滅敵人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