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撤出沃爾夫格勒的這一個舉動很快就引起了多方的反應。
第三集團軍司令在下屬的逼迫下舉兵準備進發沃爾夫格勒,但他們的駐地距離沃爾夫格勒還有一段距離。
先頭部隊或許已經進城了,要想大軍進城全麵收複還需要一點兒時間。
但這也抵擋不住第三集團軍在各類通訊上大張旗鼓地宣傳自己將要進入沃爾夫格勒的事實。
這是底層將士撈軍功的一種手段,也是上層軍官禦下不嚴的表現。
然而要命的是正是由於他們這種四處宣傳的舉動,反倒把準備繼續堅守的第二集團軍給逼急了。
法弗納海軍上將本來是不想摻和這件事的,畢竟革命軍的撤退實在是太詭異了。
但第三集團軍的勝利實在太輕鬆了,這個功勞簡直是在地上撿的啊。
撿到的就算了,還很大就讓人十分眼紅了。
到時候直接編一份內容詳實的作戰報告上去,上麵的審核部門哪管你說的是真是假,他們判斷功勞的唯一標準就是從結果來看的。
沃爾夫格勒收複了嗎?
收複了。
具體的作戰報告上交了嗎?
上交了。
那就好,手續齊全我就能蓋章,為了帝國的榮耀,恭喜將軍獲得了來自帝國的嘉獎。
這一套流程大家實在太熟悉了,帝國的文官係統就是這樣。
大家一邊埋怨著它的古板的低效,一邊也找儘各種方法在鑽著空子。
大家嘴上說的所謂不公平,其實就是自己用不上而已。
隻要自己能享受到了那就是另一回事。
第二集團軍一直在嚷嚷著主動出擊,法弗納海軍上將一直壓製著,但隨著三天後第三集團軍徹底收複沃爾夫格勒的消息傳出之後他再也壓不住手下人了。
“上將,我們都知道你說的有道理,但是你看陸軍那群混蛋已經把沃爾夫格勒給占去了!”
“都這麼多天了,也沒見他們出什麼問題。”
“兄弟們都理解您的顧慮,但也請上將理解下麵的士兵想要進步的想法!”
“我們可以不去摻和戈頓河北岸的事務,但也請將軍允許我們在南麵這裡收複幾座村子、幾座小鎮,不然就這樣帶著遺憾回去,兄弟們都不好和家裡人交代啊。”
第二集團軍是海軍這邊的搭理人,他們的部隊也大多掛靠在海軍旗下。
部隊編號叫做海軍步兵,但其實是類似於海軍陸戰隊一樣的存在。
雖然具體的待遇沒有艦船上的水兵們好,但整體的兵員素質和紀律性卻要遠遠勝於普通的帝國陸軍部隊。
這是因為海軍部隊的兵員大多是從海軍學校那邊淘汰下來的,不夠的缺額在民間招募的要求也比帝國陸軍那邊嚴格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