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革命軍的主動退出,帝國軍果不其然地竟陷入了內鬥之中,但好在他們並沒有撕破臉皮。
因此從革命軍這邊你的視角來看,敵軍的配合還是挺“緊密”的。
“現在敵人北麵的敵人已經占領了阿尼亞斯克和沃爾夫格勒,敵軍在這條線上的布置了不少防禦力量。”
“南麵的敵人也配合著占領了埃迪烏斯山脈出口,現在我們同格林尼亞的鐵路線已經斷絕。”
斯塔林在報告著當前的情況,總體上來說事情的發展順利地超乎了他的想象。
原本他來想著要不要革命軍這邊故意露出什麼破綻來吸引帝國軍進攻,然後佯裝不敵逐步撤退,讓敵軍實打實地收複沃爾夫格勒。
然而葉格林當時卻旗幟鮮明地反對了他的提議。
葉格林認為在戰場可以搞戰術欺騙,但不能直接演戲。
在一場戰爭中有很多時候比的不是交戰雙方誰對的多,而是比誰犯的錯少。
悄悄給敵軍傳遞假情報,故意露出破綻引誘敵軍進攻,然後故意詐敗進一步激發敵軍的進攻欲望,最後在一番交戰之後丟掉城池。
這個做法看上去更加天衣無縫、也更不會引起敵人的察覺,但是就存在一個問題。
那就是步驟太多了,任何一個步驟出錯都將前功儘棄。
歸根結底,葉格林這次製定的戰略就是想要主動拉長敵軍陣線,然後好尋找薄弱點吃掉敵人的一部分部隊。
敵人是否會產生懷疑並不重要,因為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葉格林拋給他們的糖衣炮彈他們必然會吃下去。
因為做不做秀已經無所謂了,帝國軍的很多問題是製度性的,哪怕上層的軍官們明知道這裡有陷阱,底層的大頭兵也會逼著他們踩進來。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敵軍還是太集中了一些,我們讓出的地盤還不夠多。”
總體來說葉格林是比較滿意敵軍這次的動向,但他依舊覺得此時發動進攻還是有些風險。
因此他決定再度追加一份籌碼!
“繼續撤退,把博羅堡和梅戈利堡都給讓出去,在戈頓河沿線隻保留霍米林茨克和夏倫卡兩座城市。”
“通知南岸的同誌在當地阻擊敵方第二集團軍的推進,讓埃迪烏斯根據地那邊把敵人主力部隊放過去之後就開始騷擾他們的後勤。”
葉格林現在還並不清楚帝國兩個集團軍互相內訌的事情,不過知道了也無所謂。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調動第三集團軍沿著戈頓河北上拉長戰線,然後誘導第二集團軍南下錯開戰場。
他們在之前撤退的時候已經收繳了戈頓河下遊幾乎所有的渡船,現在整片地區能夠渡河的地方也隻有沃爾夫格勒的黑橋。
革命軍之所以沒有拆掉這座橋,技術難度是一方麵的問題,最大的考慮還是為了當地民生。
他們走的是時候已經把渡船全給拉走了,要是再把橋給拆了,那讓下遊的老百姓們怎麼辦?
並且一旦拆了橋,帝國就會想儘各種那個辦法從外部調來部分船隻,屆時革命軍封鎖戈頓河的計劃就將落空。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黑橋沒有被拆除,帝國在戈頓河上的交通沒有斷絕,他們的後勤官自然也不會很急迫地征調海船過來支援。
因此當革命軍再度收縮戰線的時候,帝國軍隻要同步跟進,他們就會麵對一個無解的問題:
前線的部隊占領了新城市卻沒法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