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為一個靠筆杆子吃飯的人,同時也是一位個人作家,我並不覺得自己應該去走這條有些不勞而獲的道路。
套路本身沒有錯,就好比很多大神在自己的多部作品裡都有著相似的套路。
不過大家對此都沒有什麼特彆的厭惡,甚至還會戲稱一句:這哪裡是什麼套路,這明明是大神的風格。
其實風格也好、套路也罷都是一樣,都是在情緒線調整、劇情設置上做到了最優解。
不過套路值得是同類型作品在市場上的最優解,而大神的風格則是他那一本書設定和劇情上的最優解。
因此,在說了這麼多之後相信大家也能夠理解我為什麼說自己節奏慢的問題一時半會沒法改善了吧?
歸其根本還是我寫的字太少的,我完本經驗太少了。
我有著明顯的個人風格,但我現在的作品量還不足以把自己的才華都展現出來。
隻有將自己的才華都鋪開了,我才能在眾多的文字中尋找到最適合我的那個節奏。
相信到時候,大家既能觀看到劇情裡的跌宕起伏,也能看到劇情外需要動腦和深思的地方。
不光是劇情慢的問題,包括很多讀者吐槽的戰鬥方麵爽點不足,一些劇情缺乏爽點都是相似的問題。
我現在差的其實不是理論,而是把理論變現成技能的實踐。
就好比在第二卷當中我寫的一些個人向的小故事,在寫這些小故事的時候我發現我自己才思敏捷、下筆如風,讀者朋友們的普遍反響也都很好。
這些劇情裡麵都有著我刻意安排的爽點,小而精的劇情也能調動讀者朋友們的情緒。
但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些小故事沒法串起來,而且在小故事之外的大故事又容易寫著寫著就變得乏味無聊。
這些問題其實我一開始是不知道的,隻有當讀者朋友們普遍反饋了我才能夠發現。
用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比喻就是: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是看不出題目對錯的,隻有成績出來了才知道。
可能這就是新人作家都要麵對的問題吧,我寫的東西能不能被讀者朋友們喜歡,也隻有讀者朋友們反饋了才知道。
因此這個問題也是個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的,隻能等時間長了、我寫的字數多了就能慢慢悟出來了。
畢竟每個人的文風是不一樣的,強行拆書那就是在拿高手的眼角膜往自己眼睛上裝,沒出現排斥反應那都是運氣逆天的,但這樣的人終究是少數。
而我很不幸,並不在其中。
所以在這裡還是要感謝各位讀者朋友的陪伴,有了大家的扶持和幫助我這個新人作家才能走完了人生第一本一百萬字的連載小說。
雖然還沒有完結,但已經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勝利了。
說到這裡,我再簡單說一下之後安排吧。
第三卷的內容我在吸取第二卷的教訓之後做出了一些改動,將原本的大卷給砍成了幾個小卷。
借鑒了序章卷和第一卷的經驗,隻寫一個跌宕起伏但結局美好的小故事。
暫時先劇透一下,第三卷要麵臨的危機是糧食和瘟疫,革命軍的所有行動基本都會圍繞著這兩個目的去進行。
時間上大概也是劇情裡的一年左右,暫時不去寫工業化和舊大陸撈人才的戲份,這些可以留到第四卷。
不然的話又寫成第二卷這樣超大卷,就屬實是讓大家看笑話了。
除此之外,我個人也在學習ai方麵的知識,我想著用ai去優化一下在人物對話和具體描寫上的細節。
我在這方麵的文筆是比較差的,如果能用ai來輔助相信也能讓大家閱讀質量有所提高。
當然大家也不用擔心我用了ai之後,小說會不會變得平庸和充滿水分。
至少在我學習的資料裡麵,ai一直被定義是一個生產工具,而不是一個勞動力。
我要做的是用ai來輔助寫作,而不是讓ai幫我寫作。
前者的本質還是自己在寫,隻不過是讓這個更加強大的生產工具來幫我處理一些不必要且重複的工作;而後者就隻是想單純地不勞而獲而已。
這就好比三十多年前,電腦和互聯網剛剛出來的時候一樣,很多人都會過度吹捧電腦和互聯網會徹底代替人類一樣。
在當年有個人會打字,而且速度隻要足夠快就能很輕易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但是現在呢?
電腦打字快甚至都不能算作一個嚴格的工作技能,因為電腦和互聯網早就普及了,是個人所用一段時間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ai技術也是如此,現在很多人尤其是網文這一塊都隻會用一個傻瓜式操作的指令包去生成小說。
這樣生成出來的小說從結構上看都是相關類型裡的最優解,但就像我前文說的一樣,相關類型的最優解並不是你自己故事和設定裡的最優解。
很多用ai寫小說的新人作家都喜歡在設定上添加很多天馬行空的東西,但殊不知設定上越花哨,其行業最優解離自己就越遠。
當然說這麼多就有些跑題了,我本質還是想告訴大家,一個新銳生產工具出來之後,作為相關從業者的我一定會去用的。
但是這個工具卻不可能代替我本人,ai技術隻是一個工具,大家不必害怕。這東西應該被討論的是用得好和用得差的問題,而不是用與不用的問題。
最後,再稍微請個假,今天暫時就一章。
因為一直在忙著畫地圖和取地名,還有就是繼續精修第三卷的大綱。
這些都是十分費時間的工作,更新什麼的真忙不過來啊。
喜歡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在異世界打遊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