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藍圖初展_重生香江:從糖水鋪到實業帝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章 藍圖初展(1 / 2)

大年初三,陳秉文給所有員工放了一天假。

他則和老爸老媽在鋪子裡清點收獲。

維園年宵七天,陳記糖水全部四個檔口總銷售額五十八萬元多。

除了人工、物料、競標的五萬五,雜七雜八的加起來,所有成本三十二萬左右。

也就是七天時間,陳秉文賺到二十六萬七千元。

即便把八萬元貸款還了,手裡也有十八萬七千六百元港幣。

十八萬七千六百元港幣。

維園年宵七天的瘋狂,為陳秉文掘出了真正意義的第一桶金。

望著存折上的數字,陳國富和汪巧珍站在一旁,眼睛瞪得溜圓,呼吸都刻意放輕了。

仿佛聲音大一點,眼前這堆積如山的財富就會化作泡影。

“阿文……這……這都是我們賺的?”陳國富手指無意識地搓著衣角。

“是的,老爸。維園年宵的尾款昨天已經全部結清,扣除所有成本、獎金、工資和要還永隆的八萬貸款,淨利十八萬七千。”

十八萬,這在1978年的港島,是普通打工仔不吃不喝也要攢十幾二十年的天文數字。

汪巧珍看著兒子:“阿文,這麼多錢,你打算怎麼用?存起一部分?買樓?”

沒辦法,一輩子窮慣了,一下子獲得之前不敢想象的財富,汪巧珍心裡隻有一個小市民最樸素的願望。

陳秉文搖搖頭,雖然他們一家三口還住在鋪子裡,不過他可沒準備買房,過兩天租一套公寓就足夠了,錢要用到刀刃上。

他走到牆邊,指著牆上掛著的港島地圖,“老爸,老媽,維園年宵證明兩件事:第一,我們的糖水有市場,而且有很大的市場;

第二,我們中央廚房生產,流動點、檔口銷售的模式是行得通的,而且效率極高。”

維園年宵七天時間,靠著陳記食品廠三班倒生產,就可以滿足每天幾萬分糖水的需求,足以證明中央廚房加銷售點或者檔口的模式是可行的。

他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九龍區域密密麻麻的工業區標記上。

“下一步,工業區的流動攤位,要繼續做,而且要做大!現在我們有食品廠做後盾,產能不成問題。

之前隻覆蓋了長沙灣、荔枝角附近幾棟大廈,遠遠不夠!

石峽尾、觀塘......九龍所有工人集中的地方,都要有我們陳記的流動售賣點!

我的目標是至少要鋪二十個點!”

“二十個點?!”陳國富倒吸一口涼氣,“這樣多少人手,多少車啊?”

“車,就用改裝的三輪車,成本低,靈活。一個點配兩個人,一個負責銷售,一個負責維持秩序和補貨。”

陳秉文早有規劃,“人,就從我們現有的工人裡提拔骨乾做領班,我們之前招了五十名工人,經過維園年宵的鍛煉都是熟手,不利用起來太可惜的。

除此之外,鐘強坐鎮長沙灣食品廠,保證中央廚房的生產供應不斷檔。

阿海,就讓他總攬所有流動點的調度、管理和培訓。”

汪巧珍聽著這個數字,下意識地問道:“二十個點......光是買車,就得花不少錢吧?”

陳秉文拿起存折輕輕拍了拍,“這錢總歸要花出去。

一個成熟的流動點,每天穩定賣出一兩百碗糖水很輕鬆,二十個點就是三四千碗!扣除成本,利潤足夠覆蓋擴張開銷還有大盈餘。

更重要的是,它把‘陳記糖水’的牌子,牢牢釘進了每個工人的日常裡,這是無形的資產!”

在陳國富和汪巧珍心裡,對品牌的概念還隻是最基礎的理解,完全想象不到後世圍繞品牌可以展現一係列的商業操作,把品牌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不過陳秉文沒準備給老爸老媽解釋品牌的效果,想要把品牌運營說透,可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說清楚的。

他話鋒一轉,手指點向地圖上那些繁華的商業中心:“光有工業區還不夠。

港島中環、銅鑼灣、尖沙咀,九龍旺角、油麻地......這些地方,寫字樓的白領、逛街的市民、遊客,消費能力更強,需求更高。我準備這些地方,開‘陳記糖水站’!”

“糖水站?”陳國富對這個新名詞感到陌生。

“對,”陳秉文點點頭,確認道:“就是標準店。

它不需要那樣大的鋪麵,有個十幾二十尺的小門臉,甚至商場裡一個敞亮的櫃台位就夠。

核心是:位置醒目、乾淨整潔、操作簡單。

店裡不做複雜加工,所有糖水、點心,全部由中央廚房做好,用保溫桶配送過來。

店員隻需要裝碗、售賣和收錢。

就像一個升級版、固定版的維園檔口。”

陳秉文接著說道:“參照維園成功的經驗,統一紅底金字招牌,統一工裝,統一服務流程。

沒有廚房,省租金省人工。

靠的是中央廚房的標準化生產和快速配送網絡。

一兩個店員就能運作一家店!

這種‘糖水站’,投入小,複製快,靠品牌和便利吸引顧客。

我們先在深水埗找個街口,或者新開的商場裡,開第一家做試點。”

“這個好!”陳國富眼睛亮了,“省心省力,還顯得高檔!”

“不過要支撐工業區二十個流動點和商業區標準店的擴張,光靠長沙灣一個中央廚房,產能很快就會吃緊,配送半徑也有限。

所以,第二個中央廚房,必須立刻著手建立!”

維園年宵的幾天時間,陳秉文對配送問題深有感觸。

由於陳記食品廠在長沙灣,而維多利亞公園在銅鑼灣,兩邊距離超過十五公裡。

即使天不亮就發車,裝滿糖水和點心的保溫桶在貨車上顛簸一個多小時,到了維園時,糖水的溫度已經損失不少。

陳秉文知道單一的中央廚房輻射範圍有限,一旦銷售點離得遠,新鮮度和配送效率就成了大問題。

但1978年的港島,冷鏈配送成本過於昂貴,根本不是陳記糖水這種薄利多銷模式所能承受的。

“所以,第二個中央廚房,必須立刻著手建立,而且要建在觀塘!”陳秉文的手指在地圖上“觀塘”二字上重重敲了敲,語氣不容置疑。


最新小说: 八旗鐵騎?朕用機槍應對很合理吧 修真從重生開始 穿成惡毒女配懷了學神男二的崽 四合院:小人物的種田人生 讓你當酋長,你成球長了? 權鬥江湖路 抗戰:旅長,冤枉啊我真不是軍閥 抗戰:晉西北兩個李雲龍,我不信 魔王大人,勇者他又招了 國手:從坐堂中醫開始